8月31日,重慶市教委公布《義務教育階段語文等12個學科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導意見》,指導我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教師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布置科學合理高效作業、嚴控書面作業總量,有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
小學:減少重復抄寫數量
小學語文作業:積累性作業是小學語文的常規作業,包括生字詞、古詩詞、名言警句等的積累,這類作業要減少重復抄寫數量,可關注語言的梳理與探究;閱讀類作業,應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整本書閱讀經驗的積累。
小學數學作業:追求少而精,避免機械重復與無效訓練的作業,要設計體現數學應用和學科整合的綜合作業內容,讓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悟數學與生活、與其它學科的聯系。
初中:嚴禁以整套試卷作為家庭作業
初中語文作業:嚴禁以整套試卷或教輔書上的連續多頁內容作為家庭作業。作業內容設計,要突出基礎性,如生字詞積累、文學文化常識識、片段寫作等。要強化典型性,有效促進知識遷移,如根據語言現象設計的歸類梳理的作業等。還要增強探究性,讓學生通過對語言材料的比較整合、發現探究,深化文本認知。
初中數學作業:要充分體現作業的層次性,設置鞏固基礎知識與能力提高的必做題和適當拓展的選做題。避免重復訓練的作業、杜絕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禁止選擇整張試卷或整本教輔資料作為作業;嚴禁布置內容超前的作業,家長不得隨意給孩子增加作業;對學生布置的作業老師首先自己完成一遍,以更好地控制總量。
豐富作業形式,杜絕懲罰性作業
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課后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三至六年級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要與其他學科教師相互溝通協調,確保每天各學科書面作業平均完成總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每天各學科書面作業平均完成總時間不超過90分鐘。
作業形式上,應緊扣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采用書面作業、口頭作業和實踐作業等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增強作業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杜絕懲罰性作業。(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