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讀書不勞動,是書呆子,是坐而論道。”10月31日,華中師范大學新生必修課——《勞育理論》開講。按照慣例,由校黨委書記趙凌云為2021級本科生講授第一課。
自2019年開課以來,趙凌云連續三年為新生授課。從2019年的《勞動成就夢想》到2020年的《勞動創造幸福》,再到今年的《勞動增長才干》,每年一個主題,以理論聯系實際,結合自身治學體會和實踐經歷,深入淺出向學生們強調勞動的重要性。
從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恩格斯的《勞動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勞動思想、勞動實踐,趙凌云旁征博引,闡述勞動的重要價值。他坦言,在部分大學生中存在精致的利己主義、存在人生迷茫、存在“佛系”,歸根結底,這些現象來源于脫離勞動,得不到勞動的樂趣、創造的樂趣。
“中華民族是勞動創造的民族,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勤懇懇勞動的民族。”趙凌云說,正是靠勞動、靠勞動者,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下一步也將依靠勞動和勞動者強起來。他勉勵同學們用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武裝頭腦,用實踐體悟勞動的快樂、勞動的偉大,用勞動豐富自己的生活,開創一個不同于讀書世界的實踐世界。
“聽完今天的公開課,讓我對于‘勞’字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中國歷來就是一個以勞為基的國家,勞動自古就流淌在中國人的基因里。”新聞傳播學院2021級新生聶晨晨說,“如今,我們處于一個百年大變革時代,船到中流浪更急,作為一個新時代青年更應明白勞動的重要性。”
據了解,自2019年以來,華中師范大學將勞動教育作為必修內容,正式列入本科生人才培養方案,其中包括勞動理論教育課和勞動實踐教育課,共計2個學分。勞動理論教育課程以“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勞動課程設計”“勞模工匠的勞動故事”“勞動中的我們”等4個專題開設勞育課,邀請校內外專家教授、勞模工匠為新生授課。勞動實踐教育課程則通過成立勞育實踐中心協調校內外相關部門提供多種勞動崗位,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綠化、園藝、清掃、圖書整理、設備維護、義務支教、志愿服務等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