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是一個人生關(guān)鍵期 有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自己“書寫”
2021-11-05 10:45:25 來源:中國青年報
1
聽新聞

還記得你18歲生日是怎么度過的嗎?最近,有年輕人給自己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還得到了全網(wǎng)的祝福與點贊:河南商丘高三女生張資昕,在18歲生日這一天用自己平時積攢的零花錢請152名環(huán)衛(wèi)工吃了一頓飯。她說:“我想和大家一起過一個不一樣的18歲,也希望用這個善行來紀念我的18歲。”

相信這個特殊的成人禮,會讓張資昕永遠記得。這位18歲女生的笑臉也會深深印在不少人的記憶里。從幼稚到成熟,張資昕這一步邁得很穩(wěn)、很溫馨。同時,這也給社會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該給孩子一個怎樣的成人禮?

成人,意味著責任與擔當,意味著要與這個社會發(fā)生更多聯(lián)系,我們給予這個社會什么,又從社會獲得什么……邁過18歲的門檻,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自己正式開始書寫答案。

這必然與過去17年走過的路息息相關(guān)。拿張資昕來說,她小時候就經(jīng)常跟著媽媽去做義工,“與人為善”已成為她的一種習慣,小時候的她可能并不明白什么叫做責任感,但她一直用自己的行動,給予社會溫暖,盡自己所能為他人、為社會發(fā)出自己獨特的光,照亮自己也溫暖他人。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曾提出過“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概念。他說:“他們的一切行為,都從利益出發(fā),而且是精心設(shè)計,他們問題的要害,就在于沒有信仰、沒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關(guān)懷、大悲憫,沒有責任感和承擔意識,不關(guān)心也不屑于關(guān)心世界上其他階層的人,個人的私欲是他們的唯一追求和目標,對社會影響和危害很大。”這樣的人,在我們?nèi)粘I钪胁⒉簧僖姡覀兇蟛糠秩硕紩h離這樣的人。錢教授提出這樣的概念,就是為了警示大家不要成為這樣“人見人厭”的人,眼里不要只有利益,不要只有自己,而要成為“心里有陽光”的人。這當然需要培養(yǎng),尤其在人生的關(guān)鍵期就種下“陽光的種子”,日后才有可能收獲更多陽光。

18歲就是這樣一個人生關(guān)鍵期。這是一個人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以后會成為怎樣的人、走上什么的路,在這個關(guān)鍵期都能找到“精神源頭”。“長大后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是很多人小時候經(jīng)常聽到的一句話。什么是“有用”?對有的人來說可能是干出一番驚天動地、載入史冊的大事業(yè),但對大多數(shù)的我們來說,或許更多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過完平凡的一生,但我們也可以努力讓它變得稍微有那么一點點不同,就像張資昕給了自己一個特殊的18歲的“生日禮物”。

“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了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得到了什么。”這個貢獻未必有多驚天動地,也許只是一句暖心的話,或者一個微笑,但正是這樣小小的溫暖越來越多,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當有一天我們老了,這一個個曾經(jīng)的小善意、小光亮,就會變成記憶長河里一個個閃著光的白帆,耀眼而動人,讓人銘刻于心。(郭慧巖)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