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印發《推進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方案》,提出了理論學習和實地工作雙軌并舉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創造了更大可能。同時,《方案》還提出建設“雙師型”職教教師隊伍、加大校企合作、創設實訓基地等一攬子配套保障措施,為大力發展技工教育,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造了全方位育人環境。
現代職業教育強調讓學生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成長,真正達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理論學習是重要的基礎,將所學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則需要更進一步的實踐和再學習。技工教育具有職業性的顯著特征。對于技能人才,知識汲取和崗位鍛煉同時進行可以使其有機會培養綜合職業能力,從書本走向實踐,提高就業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而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可以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即刻投入實踐,再在實踐中明晰要加深學習的內容。邊學邊做,讓知識與實踐“碰撞”,擦出新的學習火花,在不斷學習中進步,在百戰錘煉中磨礪,完成學業到職業的無縫銜接。
發展高質量技工教育,離不開高水平職教教師?!斗桨浮诽岢?,要充分發揮“雙師型”職教教師“傳幫帶”的作用,讓學生有真正適合的引路人。而做好高水平職教師資隊伍建設就成為技能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為此,《方案》明確提出,對各企業優秀高技能人才,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直接通過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到與所獲技能獎項相關的崗位任教。技能培養更注重技能的掌握、實操的經驗,這都是“老師傅”所具備的寶貴財富,也都是課本上難以學到的東西。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打造真實育人環境,促進校企合作,建立實訓基地,讓課堂與崗位緊密銜接,是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要義。推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的主要方式是校企合作,這給學校帶來了企業的生產資源,也為企業輸送了有潛力的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可以讓學生提前進入工作狀態,感受工作氛圍,體會企業文化。專業課程與企業車間的真正對接,讓工學一體真實生產項目教學落到實處。這不僅讓學生學習到了書本知識,更能接觸到未來所需的職業技能。職業技能要在不斷實踐和檢驗中提升,這需要在具體工作崗位學習體會并接受正確指導。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生產實踐,從細節處打磨自身,成為社會真正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目前全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但人力資源市場對高技能人才仍供不應求。開展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是推進校企融合、提質培優的重要途徑,是技工院校服務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發展的務實舉措。邊學邊實踐,實踐再學習,是培養當代技能人才的發展策略,也為技能人才真正學習知識、服務社會打好了基礎,為高素質技能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