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途教師:“任務型學習”能夠讓學員保持專注
2021-07-14 09:25:19 來源:壹點網
1
聽新聞

燕秋(化名)來自某校傳播學專業,今年3月,她班里有一多半的同學報考了“教資”。

“我們班通過的大概有一半吧。”燕秋和舍友報考的是中學語文教師資格證,3月份的筆試和6月份的面試都通過了。

據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下半年報考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590萬考生中,非師范生占比74%。

在某互聯網企業工作的小廖(化名)目前正在準備2021年下半年的考試。

小廖學的是電子商務,但父母覺得互聯網行業變動大,不如教師工作穩定。萬一找不到心儀的工作,回老家做老師是最好選擇,所以從畢業開始,父母就給他灌輸要考“教資”的想法。

據了解,像燕秋和小廖這樣的跨專業考生、在職考生不在少數。“在高途教資培訓班,一多半都是非師范專業的在職考生,”高途公職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類考生最大的痛點是基礎薄弱但備考時間有限,因此對于教資培訓的需求水漲船高。如何為這部分考生設置個性化、針對性的課程和教學,是對培訓機構能力的重要考驗。”

教師地位待遇全面提升,教資成為入行“第一道門檻”

近年來,教師的待遇保障越來越受重視,成為吸引原來越多人報考的原因。

“很多學員來自三四線小城市,考教資就是為了能有機會回老家發展。”據高途輔導老師介紹,自己班里不少學員來自普通工薪家庭,待遇好、離家近是首要考慮的工作條件。

早在2018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就已提到,要明確教師的特別重要地位,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在今年年初召開的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也再次強調,“大力振興教師教育,深化教師管理綜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師地位待遇。”

宏觀支持之外,教師這個職業本身也具備足夠的吸引力。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穩定”是教師行業吸引年輕人的顯著特點之一,尤其在疫情影響下,就業總量壓力較大,教師這一“鐵飯碗”,為追求穩定的求職者提供了理想的選擇。

“穩定、待遇有保障,包括大眾對教師職業的尊重度原來越高,讓教師行業的優勢更加凸顯。”中國教育信息學會副會長孟祥斌持相同意見。據教師法規定,“全社會都應當尊重教師”, “教師的醫療同當地國家公務員享受同等的待遇”,教師行業不僅待遇有保障,且受人尊敬。

但教師行業人才缺口依然龐大,人社部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中,中學教師、小學教師首次進入了100個職業的排行榜。

因此種種,教師行業吸引力穩步增強,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職工作人員,通過考取教師資格證,跨過成為老師的“第一道門檻”。

報考人數呈百萬級增長,教資過關競爭愈烈

教師行業大熱,吸引了眾多考生的涌入。

據教育部最新統計數據,2019年,全國有近900萬人報名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相比2018年增長38.5%。教資培訓機構高途公職預測,2021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參考人數或將突破1000萬人。

與高報考人數成反比的是較低的認定比例。據教育部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年平均認定教師資格人數為160萬左右,這意味著教師資格考試的通過率并不高。有機構調查數據顯示,教師資格證筆試通過率在30%~40%左右,而面試通過率則在70%左右。

高途教師培訓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教師資格考試考察的知識結構較為全面,在筆試環節,不僅要考察考生的學科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還涉及教育學、普通心理學等相關知識。而面試中的說課、試講及答辯,也對考生的知識素養、口頭表達能力和行為舉止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這意味著考生既要掌握整個學科課程體系的知識,又要具備較全面的社會科學知識,有較高的綜合素質。

李先(化名)已經是第三次備考,“我考的是初中語文,以往兩次都是自己在家自學,第一次綜合素質差幾分,第二次教育知識與能力這科又差了幾分,感覺浪費了很多時間,所以這次我準備找一個培訓機構試試。”

除了考試本身的難度,還有不少諸如李先、燕秋、小廖一般的備考者,不僅需要從0到1去了解教師資格證的考試條件、考試內容,還需要自己摸索方法。

“有時候自己的理解跟答案有很大出入,但是卻很難發覺自己的錯誤,就導致一錯再錯。”李先表示。

上述高途教師負責人表示,“在我們的學員中,大部分都是在職考生,在此之前,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性學習,缺乏完善的備考計劃,導致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備考剛需催熱培訓市場,頭部品牌更受青睞

龐大的教師資格證應考隊伍,尤其眾多“外行”考生的涌入,也催熱了教資培訓產業的發展。

根據國際調研機構Frost&Sullivan的報告,我國教師招錄考試培訓市場從2013年的82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15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7.63%;自2017年至2022年,教師招錄考試培訓的總收入預計將以15.31%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

Frost&Sullivan調研認為,比之自學,科學系統的培訓的確能讓考生更具競爭優勢。但教資考培資深人士提醒,備考者在選擇培訓機構時,固然要考慮金錢方面的成本,也要綜合考量機構本身的實力、老師的專業度和課程的優勢,以免影響備考。

“畢竟是上市公司,感覺總會更有保障一些。”考生小趙(化名)在高途報了價位為2980元的教資筆試全科特訓班,一共218個課時。據課程介紹顯示,該特訓班系“雙師直播大班課”,由資深主講直播授課,由專業的第二主講配合課后輔導。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在直播大班模式下,課程的受眾范圍更廣,老師能夠更好地展現個人魅力,也能夠在與學員的互動中,增進彼此的粘合度??偟膩碚f,通過講師線上指導,把師資力量倍數放大,既滿足了學員對師資的要求,又有助于攤平成本,降低課程報名門檻和課程單價。”

較高的性價比和別具一格的課程產品設計,幫助線上教資培訓機構撬動了傳統教培的市場。

以高途為例,在主講團隊中,有北京市優秀教師、全國級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毛毛,也有專業從事教師考試教學的楚喬。強有力的師資保障,是“講、練、測、評、伴”五位一體輔導體系中的重要關節,從主講授課、課程產品、教材輔助,到教輔服務、科技支撐,高途打造了一個教資培訓的完整生態閉環。

高途教師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的主講團隊主要幫助學員攻克考試重點、難點;教研團隊則幫助學員們吃透考題,比如說我們會創建一個題庫,幫助學員針對性復習,提高備考效率;當然,教研團隊也會參與到課程的設計中,幫助主講老師利用好45-60分鐘的課堂時間,提升學員的學習興趣。”

在課程產品的打磨上,在線教育機構同樣推陳出新。據高途教師教研負責人劉喆介紹,“在課程的設計上,我們會由教研團隊基于學員的痛點、難點,設置大致的課程結構,比如開學第一課、理論聽講、習題講解等,然后再由主講老師補充具體課程內容。”劉喆還會要求主講老師站在學科學員的角度,洞察其所面對的痛點,再深入思考該如何解決學員的痛點,并形成課程亮點將此體現在課程設置上。

“任務式學習”是高途讓學員保持專注的重要形式。主講老師在課前會對本節課考情進行分解,重點和非重點一目了然,學員可以基于此調整自己的聽課節奏,以不錯過重要知識點。

在授課過程中,老師也會注意整堂課的教學節奏,包括課程內容的節奏、聲音的節奏、時間分配的節奏。一方面,基于講練測的特色設計,老師會在課堂上適度穿插習題、測試,當堂檢驗學習成果,以提升互動感和參與感;另一方面,老師的情緒變化、聲音的抑揚頓挫亦會反映該知識點的重要程度,也能夠更好地集中學員注意力。

基于對不同類型學員需求的洞察,高途在課程產品上的打造,也顯得格外豐滿。除小趙所報的長達82個課時的筆試全科特訓班外,還有針對薄弱科目的單科暢學班,助力學員攻破面試環節的面試個性化實戰班,以及長達102個課時的筆面全程班,為學員的不同需求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據劉喆介紹,“不論學員選擇的是哪一個課程,報班后都能享受報名指導課、考前心理疏導、1對1答疑輔導、課后作業批改、線上??紲y試、全程督學、學習計劃制定、班級學習群、班會等9項課程服務。”

在“教資熱”的大潮下,教師考試培訓市場潛力逐漸凸顯,考生對教資培訓機構的專業度也提出了更高需求。劉喆表示:“教培機構若只是單純地以銷售為導向,或是以名師為導向、行為為導向,都不足以吸引思想更成熟的成年人。優秀的培訓機構應具備強大的綜合能力,以用戶為核心,綜合其他模式的優勢,以課程產品為基石,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為學員提供完善的服務。”高途等頭部在線教育機構在課程產品方面的打造,無疑為市場帶來了一個可供參考的范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