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具有重要的指揮棒作用、重要的導向作用。我們激發辦學活力,必須保證學校沿著正確的方向去實施。”在教育部舉行的2020教育金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回應如何改變導向不清影響中小學辦學活力問題時說。
呂玉剛指出,評價問題非常復雜,“在我們中小學來講,這‘五唯’當中更加突出的是唯分數、唯升學的問題。中央深改委已經審議通過了教育評價改革的實施方案,那是個全方位的,也包括我們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的評價制度改革問題。”呂玉剛說。
從今天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來看,呂玉剛指出,這次文件當中進一步強調要建立健全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學校辦學質量評價體系,要強化過程性、發展性評價,要更加注重評價學校在提高辦學質量方面的實際成效,是對評價的導向問題做出明確的部署。同時,也特別明確了一個具體要求,要求各地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教育質量關,不得以中高考成績或者升學率來片面地評價學校、評價校長、評價老師。呂玉剛表示:“我們要把考試升學建立在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基礎之上,把素質教育的功夫做足、做實、取得成效。”
呂玉剛介紹,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包括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以及學前教育幼兒園的辦學質量評價標準。“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已花了一年半的時間了,這個工作非常復雜,是一個評價導向、評價辦法的實施問題。這個評價指南包括對縣域教育質量的評價,對學校教學質量的評價,以及學生學業發展質量的評價,三個層面。”呂玉剛表示,這個指南正在征求有關部門意見,下一步按照程序報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