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容易成功的三大考試,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穩定
2020-11-24 11:16:43 來源:教育觀察君
1
聽新聞

自隋朝隋文帝開創科舉制以來,選拔人才的形式不僅逐漸變得多樣化,而且公平性大大突顯,這表現在越來越多的寒門子弟能夠進入朝堂,一展抱負。隨著國家形勢的發展變化,人才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這也從側面反映選拔人才的考試不再像以往那樣單一,留給我們考試的機會越來越多。

但是可能有的人會抱怨,怎么已經邁出校門,還要考試?其實這也可以理解,自小到大,我們經歷了無數場考試,而我們邁出校園最想擺脫的也是考試。如今還要繼續這樣,產生所謂的對考試的“心理陰影”,也在所難免。

以上這種現象,最能在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身上見到。因為此時的他們處在人生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他們抬頭面面相望,到底是該選擇哪一條路走?是考研升學深造還是進入企業積攢工作經驗?或是考公、考事業單位進入體制內工作,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穩定?

綜合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每年考研人數以萬的單位增長,難度不斷增加;進入企業可能要時刻面對可能失業的結果,就連要進入體制內工作之前,也還需要經歷殘酷的考試和激烈的競爭。以上這些都給我們造成了選擇上的困擾,那么我們還有其他的辦法或捷徑進入社會嗎?還有競爭壓力小、易通過的考試嗎?

俗話說,天無絕人之路,這樣的機會還是存在的。今天,邦邦就和大家一起尋找并分析這些好的機會,也就是容易通過的考試。當然,容易通過的前提則是你要有所準備,也就是說這樣的考試仍有難度存在,只是在和考研、考公務員等相比,相對地競爭壓力更小,我們通過考試的可能性更大。

特崗教師

特崗教師,主要針對的群體是西部地區農村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是中央專門為了西部地區的教育發展而做出的一項政策。西部地區教育資源匱乏,需要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到相關貧困地區進行教學,提高西部貧困地區教資的力量,使城鄉教育能夠得到均衡發展。

特崗教師,既然強調了特崗,就說明教師的任務很重,或是面對的教學環境與發達地區相比更加艱苦。特崗教師在3年教學服務期滿后,有兩種選擇。一是選擇繼續在當地任教,這樣的好處是一定會有正式編制,有固定的教學崗位。二是選擇離開,但同樣也帶來了收獲。你教學服務的這三年可以當做基層服務經歷,在考公時會有更大的優勢。

特崗教師由于環境艱苦且不能在短時間內擁有正式編制,很多畢業生并不看好,所以特崗教師的報考人數也很少,相對來講,競爭壓力也少。

“三支一扶”

當在校大學生聽到”三支一扶”時,多多少少會感到詫異或是疑惑,因為它并不像公務員那樣更廣為人知。”三支一扶”是支教、支農和扶貧,是國家為了發展貧窮地區而到大學生中進行選拔的一個政策。它基本的流程是公開招募、自愿報名、組織選拔、統一派遣等。從2006年起,我國每年都選拔2萬名左右的高校畢業生,安排到鄉鎮從事相關工作。

與公務員考試不同,”三支一扶”的考試只有在服務滿兩年后才能擁有正式的編制。就比如支教,當你教期兩年一到,再經上級考核通過,你就是有正式編制的人了。當你轉編時,一般來說是就地轉編,并且當你表現突出,還會被調動到市區參加工作,就不用苦惱一直在農村,沒有發展的機會。

“三支一扶”的考試,要求學歷為大專以上學歷,有的地方會要求本科以上的學歷,并且必須是在畢業后兩年以內,這個是我們尤其要注意的一點。打個比方,你參加的是2020年的考試,那么只要你是18年至20年的畢業生就可以參加考試,而17年之后包括17年的畢業生是不能報考的。

術業有專攻,如果你選擇支教,要有教師資格證,如果你選擇支醫,則要求你的專業是和醫學相關的。相比之下,扶貧沒有太多的專業限制。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三支一扶”的報考限制條件稍多,所以并沒有太多人關注或是選擇參加考試。

但是現如今,我國基層的沃土越來越廣,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三支一扶”的待遇變得更加好。因此畢業生們一定要抓住”三支一扶”這樣的機會,尤其是符合報考條件的人,更加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選調生考試

選調生,看著很陌生,其實它也屬于公務員的一種,并且有正式編制。它的主要方式是國家在高校中對高校學生進行考試考察,在經過基層的短暫工作后,充實到政府各個部門,最主要的目的是為國家建設選拔更多可靠干部。

選調生有定向和非定向兩種形式。定向選調的條件:一般面對的選拔對象是國內部分重點高校的優秀畢業生,由省級部門進行組織工作。非定向選調的條件:一般主要是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和服務基層項目的工作者(可以是大學生村官、特崗教師等),在進行集中選調后,通過考核,被安排到鄉鎮街道的工作崗位,與上面介紹的兩種考試一樣,有具體規定的工作期限,一般為兩年,在期限內不能有其他調動。

所以,選調生的考試相比前兩種考試,要求更高,所以報考人數并不多,在報名這個環節上就少了很多競爭,再加上自己的認真備考,通過的幾率還是很大的。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