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玻璃瓶告急,龍頭股大幅上漲
2020-06-30 14:24:58 來源:時代財經
1
聽新聞
新冠疫情對經濟、生活的影響還在持續。

截至北京時間5月12日6時30分,全球已累計確診416萬例。盡管疫情兇猛勢態不減,但多國因無法承受封鎖防控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得不逐漸解除封鎖。

以俄羅斯為例,受新冠肺炎沖擊,俄羅斯失業人數在一個月內翻了一番,穩定就業迫在眉睫。5月11日晚,普京發表全國講話,宣布解除全國性封鎖。與此同時,俄羅斯累計確診已超22萬例,升至全球第三。

隨著全球復工復產逐步進行,疫情的態勢仍無明顯衰減,新冠疫苗便成多國防疫的指望。世衛組織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全球在研的102款新冠候選疫苗,涉及七大技術平臺,其中已有至少10款進入臨床試驗。其中英國的疫苗項目已于4月23日進入人體試驗。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Jenner Institute)的第一批幾百萬劑疫苗預計于今年9月上市。

由于儲存疫苗所需的玻璃瓶不足,新冠疫苗有可能在短期內無法實現全球推廣。

疫苗用玻璃瓶告急

據美國《商業內幕》8日報道,目前新冠肺炎疫苗最早可能在9月份就獲得生產批準,不過,由于全球范圍內裝載疫苗的玻璃小瓶持續短缺,屆時玻璃小瓶制造商恐將難以提供足量的玻璃小瓶來裝載疫苗,以進行全球防疫。

持同樣看法的還有美國疫苗科學家瑞克·布萊特博士,他表示,生產滿足美國疫苗需求的玻璃瓶可能需要長達兩年的時間。

目前疫苗玻璃瓶的存量不足,將嚴重影響到疫苗的推廣,但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為全世界的人接種疫苗,將要消耗多少疫苗瓶?

以新冠病毒的特點,疫苗的滲透率、達到最好的免疫效果需要的疫苗數量猶未可知。

據太平洋證券的研究,即便滲透率達到40%,注射兩次,就已經需要60億個玻璃瓶。而如今存量的2億個疫苗瓶無法滿足需求。

牛津大學醫學教授約翰·貝爾(John Bell)4月30日在接受BBC采訪時曾表示,目前全球僅剩下2億個疫苗玻璃瓶。而全球人口將近80億,這為推廣新冠疫苗帶來一定挑戰。

盡管新冠疫情是目前全球面臨的最緊急的公共衛生問題,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疫苗瓶都將調撥給新冠疫苗。諸如流感、傷寒等關鍵疫苗的供應也需要得到保障,否則極有可能釀成其他的公共衛生事件。

兩只龍頭股大幅上漲

疫苗瓶是用特殊玻璃制造成型,需要耐低溫,能經受全球運輸過程中的顛簸磨損,很難制造,極為費時。

目前,兩大國際疫苗瓶生產廠商,德國肖特公司與日本NEG公司每年合計生產疫苗瓶在105億左右。但上述兩國尚處于疫情較為嚴重階段,能否復產復工無法得知,即便復工,其產能是否可以滿足需求也是個問題。

如同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防疫用品的生產,在疫苗玻璃瓶的生產上中國再次被寄予厚望。國內大概有60余家從事藥用玻璃包裝的企業,A股上市公司中,主要為山東藥玻和正川股份。

疫苗用玻璃瓶全球告急,龍頭股大幅上漲

3只概念股漲勢 | 時代財經制圖

2020年4月28日山東藥玻披露年報,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9.9億,同比增長15.8%;實現歸母凈利潤4.6億,同比增長28%。受到疫情影響,山東藥玻一季度增速有所放緩。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6億,同比增長7%;歸母凈利潤1.4億,同比增長22.6%。

正川股份公司主營業務為鈉鈣玻璃管制瓶、硼硅玻璃管制瓶、瓶蓋。公司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營業收入1.44億元,同比減少13.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98萬元,同比減少18.67%。一季度業績同樣受疫情影響較大。

今日正川股份開盤不久封上漲停板,股價為21.9元/股,連續兩日收獲漲停。截至12日收盤,公司市值33.11億。

目前國際上使用比例超過70%以上的主流注射劑包材是中硼硅玻璃。山東藥玻是國內醫用玻璃的龍頭企業,公司模制瓶市占率在 80%以上,也是國內2家擁有中性硼硅模制瓶包材批文的公司之一。

旗濱集團于去年12月份發布公告,決定投資建設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素管項目,總投資月6億元。此次同樣受到疫苗用玻璃瓶概念股利好。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極少投資者會注意到疫苗玻璃瓶的生產情況,此次疫苗玻璃瓶的緊缺,讓這個醫藥行業的小分支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