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36所一流大學名單,看看你適合哪一個
2020-07-06 10:05:41 來源:浙報融媒體
1
聽新聞

順延一個多月后,備受關注的高校“強基計劃”招生簡章近日陸續發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36所“雙一流”高校正式啟動2020年“強基計劃”報名工作。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將考生高考成績(不低于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折算成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

大部分學校報名時間截止到5月底。對于今年的高考生而言,哪些人適合報考“強基計劃”?它與自主招生有何不同?浙江新聞梳理了36所高校的招生簡章,讀懂“強基計劃”,這些重要信息你一定要知道。

根據教育部要求,2020年起,高校取消自主招生政策,實施“強基計劃”。從招生規模來看,各校為“強基計劃”投放了從幾十到200余個名額不等,分配到每個專業大約為20~40人。

除北大、清華、復旦、浙大和同濟大學沒有公布具體的招生計劃以外,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各招生210人,成為招生數量最多的四所學校。今年,中央民族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5所高校未在浙江投放招生計劃。

2019年參與自主招生的有90所高校,“強基計劃”則是36所高校。浙江新聞注意到,首批“強基計劃”試點高校中,國防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此前未參與過自主招生。

從報考條件來看,大部分學校把可以申請報名“強基計劃”的考生分為兩類:一是綜合素質優秀、高考成績優秀的學生,二是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比如,浙大要求,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并有志于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科學技術工作的優秀高中畢業生均可報名。對于第二類基礎學科拔尖的考生,清華、北大、復旦等多所學校均明確,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即五大聯賽)全國決賽中獲得二等獎(含)以上成績的可破格入圍校考。

上述兩類考生要想入圍校考,第一類考生高考成績需要同時達到當地一本控制線和“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后者由高校按一定的入圍比例劃定;第二類考生要入圍到自己報考的高校,只需滿足高考成績達到當地一本控制線。

根據教育部要求,今年“強基計劃”考核時間統一安排在高考成績公布之后。考生們需要闖過“統一高考—入圍校測—校測考核”等關卡。各校均規定,考生只能報考一所試點高校,每位考生可以填報的專業數目為1~4個不等。

浙江是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之一,浙江新聞梳理發現,試點高校中選考科目含物理的超過80%。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部分學校明確規定,高考綜合改革省份考生須選考物理。

從目前已發布的招生簡章來看,各高校可以說拿出了基礎學科王牌專業。浙江大學將“強基計劃”錄取學生納入竺可楨學院培養體系,招生專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生態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方向)、歷史學、哲學、基礎醫學、工程力學10個專業。清華大學招生專業分為三類,分別是基礎理科學術類專業、基礎理科工程銜接類專業和基礎文科類專業,通過“強基計劃”招收的學生在入學后,將分別進入清華新成立的5個書院進行培養。

各校簡章顯示,決定考生最后錄取結果的綜合成績由高考成績和校測成績共同構成,其中高考成績占比85%,校測成績占比15%。與傳統的自主招生政策相比,“強基計劃”更強調將招生和培養進行一體化改革,培養基礎學科人才。同時,不再設置降分錄取優惠,而是以高考成績為入圍門檻。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