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來,各項改革任務扎實推進,取得了積極成效。2017年,上海、浙江第一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平穩落地,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第二批改革試點順利啟動。 2020年是山東高考綜合改革的第一年,考試科目首次實行“3+3”模式。疫情影響下,山東考場內外有哪些新變化?各部門如何保障考試順利進行? 今年山東省夏季高考考試科目首次實行“3+3”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一考試科目,加上考生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門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中任選的3門,高考總成績由3門統考科目成績和自選3門等級考試科目轉換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英語聽力、筆試分開考試。其中英語聽力考試考兩次,已經在1月8日進行。 此外,考試時間由原來的3天延長為4天,其中考試第二天只在下午安排了英語,第三天和第四天考試中間也有備考時間。 青島五十八中副校長吳峰表示,今年山東高考不再分文理科,考試科目包括語數外和“6選3”的三科,前三科使用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后三科實行等級分計入高考成績。“6選3”的考試形式,學生可根據自已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優勢選擇考試科目,充分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權,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新高考的綜合改革由原來的‘3+X’到現在的‘3+3’,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權。學生原來只能是純文或者純理的選擇,而新一輪的高考改革,學生可以從理化生政史地這六科里面任選三科作為自己選考的科目。對學生來講,因為有了選擇性,所以可以尊重自己的興趣,還可以根據未來人生的規劃發展進行選擇。從學校角度來講,新高考綜合改革直接撬動了整個基礎教育的教學改革,包括課堂教學、課程改革,這些方面都對未來人才培養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作用。”吳峰說。(記者劉穎超 山東臺記者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