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精選層開市,首批上市企業北京占比最多
2020-07-27 11:38:26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1
聽新聞

7月27日上午,北京金融街金陽大廈,新三板精選層設立暨首批企業晉層儀式舉行。9時30分,鐘聲響起,首批32家“小而美”企業集中掛牌開市交易,標志著市場矚目的新三板深化改革邁出堅實一步。

新三板脫胎于2006年在中關村科技園區設立的“中關村股份轉讓代辦系統”,其目的就是改善中關村園區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2013年,新三板走向全國快速擴容,更是成為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提供直接融資的主陣地,成為服務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企業發展的平臺,至今已服務上萬家中小企業。

去年10月25日,新三板深化改革啟動,重點推進優化發行融資制度、完善市場分層等五項改革措施。去年12月,全國股轉公司發布分層管理辦法,將精選層、創新層、基礎層等投資者門檻分別降低到100萬、150萬、200萬。

歷經276天緊鑼密鼓推進,如今新三板精選層開市,市場正式形成“精選層-創新層-基礎層”的多層次結構,這意味著“金字塔形”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基座”進一步夯實。服務“小而美”企業發展,全新出發的新三板,正迸發出新活力。

此次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的一系列措施里,最大亮點無疑是設立轉板上市制度,允許精選層掛牌公司直接轉板上市,這就打通了優質掛牌企業在資本市場的上升通道,拓寬掛牌公司上市渠道、激發新三板市場活力,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另外,更加完善的融資交易制度、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和引入長期資金等措施,進一步提升市場融資功能、流動性和價格發現能力,更好服務中小企業成長壯大。

首批32家企業合計募集資金總額94.52億元。其中中小企業有27家,民營企業達28家,這些企業均為掛牌三年以上公司,掛牌期間合計融資69.70億元,其中有2家處于虧損階段即獲得融資。從行業看,25家企業屬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占比78.13%。

這些企業的經營和財務情況較為穩健。2019年末凈資產平均3.71億元,營業收入平均4.89億元,凈利潤平均5047.32萬元,凈資產收益率平均13.59%。成長性良好。營業收入增長率平均5.12%,凈利潤增長率平均18.68%;研發投入平均2462.39萬元,研發強度平均5.03%。“完成公開發行的32家公司,是在新三板成長壯大起來的優質中小企業和與民生就業緊密相關的實體企業。”全國股轉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32家企業地域分布廣泛,分屬17個省(區、市),其中注冊地在北京的企業近水樓臺先得月,數量最多,共有6家;其次是江蘇有5家;上海、安徽、湖北、河北各有2家。6家北京企業分別為穎泰生物、觀典防務、流金歲月、國源科技、中航泰達、殷圖網聯,其中4家為信息技術企業,彰顯著北京信息技術產業高地的特色。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