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標以紅色和藍色為主色調,紅色代表上漲、活力,藍色象征藍籌、科技。精選層英文名稱為“Select”,取“挑選、精選”之意。整體形象上揚、包容,猶如一條飄逸的紐帶旋轉上升,動感有力,象征在精選層的引領帶動下,新產業新科技與新三板市場形成良性互動、蓬勃發展,企業質量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市場財富效應持續增強,新三板將在暢通多層次資本市場有機聯系、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首批企業掃描
首批精選層,從精選層適用標準上,32家企業中,29家企業以標準一(側重盈利性)申報,1家企業以標準二(側重成長性)申報,1家企業以標準三(側重研發成功產業化)申報,1家企業以標準四(側重研發能力)申報。
地域上,32家企業分屬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北京6家、江蘇5家,浙江、上海、安徽、廣東、河北及湖北各2家。
而行業層面,根據全國股轉系統提供的數據顯示,32家企業分屬6個行業,其中25家屬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占比78%。
安信證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師諸海濱也表示,首批企業集中在TMT、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等行業,研發強度比肩創業板公司,營收體量較大,部分還需培育。首批32家精選層企業的特點兼具“巨無霸”和“小而美”。首批企業中行業龍頭貝特瑞、穎泰生物營收體量在40-50億,除此之外,其余公司平均營收3-4億,利潤5000萬左右。
一定程度上,首批32家企業代表了目前新三板企業的塔尖水準,那么這些企業的質地究竟如何?
李永春表示,對于部分精選層企業的質地,總體而言,精選層企業以優質中小企業和同民生就業密切相關的實體企業為主,整體經營業績突出,研發能力強,是新三板市場發展壯大的優質中小企業代表。
對于這個問題,諸海濱表示可以橫向對比來看。他表示:“成長性方面,精選層首批企業的凈利潤增速中值達到25%,和科創板、創業板公司中值接近;毛利率方面,創業板和精選層的水平接近,基本為30%;研發投入方面,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收比為9%-10%,創業板和精選層首批公司是4%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精選層中TMT、生物醫藥類公司平均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達10%左右,與科創板接近,比如創遠儀器達到23%、艾融軟件到達11%。”
從規模體量來看,精選層企業的規模比新三板其他層次的企業明顯要大。但精選層企業和已經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以及目前深交所受理的創業板企業相比,在營業收入和利潤規模方面要略遜一籌。目前已上市科創板企業以及目前深交所受理的創業板企業營業收入中值為5億-6億元,而精選層企業為3億,凈利潤中值是8000萬-9000萬,而精選層企業是5000萬。
多層次資本市場互聯互通
新三板市場推出精選層后將形成“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的三層市場結構,暢通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遞進式發展路徑,精準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差異化需求。
具體來看,基礎層仍然定位于企業儲備和規范發展,準入方面只要求企業滿足基本掛牌條件。創新層主要功能是在規范的基礎上進行企業培育,創新層掛牌公司符合公開發行條件和精選層進入條件的,可以申請公開發行并進入精選層。
新設立的精選層則定位于承載財務狀況良好、市場認可度較高、具有較強公眾化水平的優質企業,匹配與其股權結構相適應的交易和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對精選層公司嚴格監管,同時也為落實轉板上市制度創造條件。
全國股轉系統相關負責人指出:“在三層級的市場結構下,全國股轉系統完善了各層級進入和調整機制,以形成進退有序的市場格局。重點是在降層機制方面,優化了定期降層和即時降層的制度安排,豐富觸發降層的情形,既維護了相應層級的穩定運行,也確保不再符合相應層級條件的掛牌企業及時調出,保障相應市場層級企業的整體質量。”
不同市場層級的功能定位和制度安排既有所差異,又相互銜接。總體來說,各層級的融資、交易等功能逐層增強,投資者數量和類型逐層增加,相應地,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公眾化水平要求逐層提高,監管標準逐層趨嚴,實現不同層級公司掛牌成本和收益相匹配
新三板市場自身打通互聯互通機制的同時也建立了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根據監管層的安排,未來在精選層掛牌滿一年的掛牌企業將可以向滬深交易所申請轉板上市。
“這一項安排意義重大,在此之前新三板掛牌企業都是通過IPO的路徑在滬深交易所上市,但在此之后,新三板精選層企業可以實現存量轉板,實際打通了多層次資本市場間的通道。”
前述全國股轉系統負責人也指出:“新三板與交易所都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三板的主要功能是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持續增長,在制度上,新三板發行、交易、投資者適當性等制度安排均與交易所有較大差別,可以為不同類型的中小企業提供差異化服務。”
轉板至滬深交易所是向上,到區域性股權交易所則是向下,目前區域性股權市場也為新三板提供了大量掛牌公司資源,隨著制度多元、功能互補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日臻完善,各層次之間協同配合功能日益加強,新三板承上啟下的功能將更加明顯。
(作者:谷楓 編輯: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