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于港股主板上市。
近日,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稻草熊影業)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于港股主板上市。
稻草熊影業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1000萬,是2003年吳奇隆創立的北京稻草熊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衍生出來的稻草熊品牌系列公司之一。據公司招股書,稻草熊影業控股股東為劉小楓,持股比例為58.41%,愛奇藝持股比例為19.57%,劉詩施(即演員劉詩詩)和趙麗穎分別持股14.8%、0.79%。
公司市場份額如何?據公司招股書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從2019年電視劇首輪播映數量來看,稻草熊影業在中國所有劇集制片商及發行商中排名第4,市場份額為6.0%;從2019年劇集收入來看,公司在中國所有劇集制片商及發行商中排名第6,市場份額為1.7%。
明星股東云集的背后,這家公司如何?以下南財AI新聞實驗室新股排查課題組為大家扒一扒。
毛利率大幅下滑
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稻草熊影業實現營業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12.7%,較2018年同比增速有所下降;同年凈利潤為5040萬元,同比增長379.4%,增速大幅提升。在影視行業政策打壓與疫情的沖擊下,公司業績較為亮眼。
但從毛利率來看,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28%、30.9%和14.1%,整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以下通過分業務解析。
從業務分布來看,稻草熊影業的主要業務有兩大塊,一塊是自制劇集播映權許可,另外一塊是買斷劇集播映權許可。從營業收入分布來看,2017年至2019年,這兩塊業務的營業收入呈現反向變化,收入主要向自制劇集播映權許可業務傾斜。
自制電視劇集,即公司擔任執行制片人所制作的電視劇集,體現公司的自主創作能力。2017年至2019年,該業務營業收入由0.96億提升至5.71億,占公司營收比重由18%提升至75%,為稻草熊影業的主要營收來源;買斷電視劇集則是指公司是向第三方版權擁有人/許可方買斷電視劇的播映權,同期該業務的收入由4.23億元下降至1.83億元,占公司營收比重由78%下降至24%。可見,公司的自主創作能力在提升。
跟公司毛利率下降相對應的是,這兩大業務的毛利率均為下降趨勢,2017年至2019年,稻草熊影業的自制劇集的毛利率由57%下降至11%,買斷電視劇集的毛利率由78%下降至24%。招股書表示,這是由于2017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總局下發演員“限酬令”后,影視劇制作成本下降,導致2018年、2019年網絡視頻平臺播映劇集的購買價格下跌。但公司在2017年2018年制作的電視劇集按“限酬令”前的成本制作,因此相關業務毛利率下降,符合行業趨勢。
營收近半來自網絡視頻平臺
從客戶分布來看,稻草熊影業的客戶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電視臺和網絡視頻平臺。從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在這兩大客戶的分布來看,公司在網絡視頻平臺方面的收入整體高于電視臺的收入。2019年,公司近四成收入來自網絡視頻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至2019年,稻草熊影業來自愛奇藝的收入占公司營收的比重分別為21%、36%和27%,其中在2018年,網絡視頻平臺的收入全部來自愛奇藝。愛奇藝在2018年、2019年均為公司的第一大客戶,對公司業績貢獻大。
對此,稻草熊影業也在招股書中表示如果公司無法與愛奇藝維持業務關系,或愛奇藝失去領軍市場地位,則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據啟信寶數據,跟公司司法風險相關的消息5則,主要以與電視臺的知識產權合同糾紛為主。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作者:陳清華 編輯: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