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考試和升學的壓力,“包過”、“包辦”、“包入學”這些字眼顯得極具誘惑力。近日,南京市公安局連續接報多起招考類詐騙案件,犯罪嫌疑人均是利用了考生及家長緊張不安又急于入學的心理,實施詐騙。
簽包辦協議,轉眼成空頭支票
7月6日,多名家長來到南京市公安局棲霞分局堯化門派出所報警。家長之一林先生稱,去年五六月份結識了吳某。林先生提出,想讓自己兒子上某知名小學,吳某一口答應,但表示需要收取12萬元疏通費,并拿出一份“包辦協議”,承諾無法順利入學,將全額退款。林先生簽了協議也打了錢。然而直到今年學校開學,林先生的兒子也沒有接到錄取通知書。民警在調查中發現,至少有20余名家長同吳某簽訂了“包辦協議”,涉案金額高達近200萬元。
自知事情敗露的吳某投案自首。吳某坦言,自己假以教育局在職人員名義,在朋友圈發布了“代辦入學”的廣告,沒想到不久就有人聯系自己。而所謂的“包辦協議”,不過是一張“空頭支票”,騙來的錢已揮霍一空。目前,吳某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怕考砸,“老師”稱有“內部關系”
7月27日,小徐撥通報警電話告訴民警,自己被一個自稱“考試包過”的山東某學院“老師”騙了近五萬元。
小徐是南京某口腔醫院的一名門診護士。一直夢想做一名口腔醫生的她,計劃考一個口腔醫學的學位。正巧,有人向小徐介紹了陳某,稱是山東某職業學院的老師。“他告訴我,他認識我所考學院的老師,只要給五萬塊就能幫我包過單招考試。”小徐通過支付平臺轉了49950元到陳某提供的銀行卡賬戶里。等考試結果出來,小徐發現自己差了2分,便去找陳某。陳某稱自己正在聯系人幫忙改分。可直到最后學院放了榜,小徐也沒看到自己名字。小徐要求陳某退錢,對方卻遲遲沒退。無奈之下,小徐來到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大光路派出所報警。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找人幫忙自考報名,交了“冤枉錢”
7月12日,南京市公安局建鄴分局雙閘派出所就接到小湯報警,稱被好友狄某以幫忙自考報名為由,騙了4萬多。
今年6月中旬,小湯向狄某咨詢有關自考報名的問題。見小湯不懂,狄某動了歪心思。狄某告訴小湯,現在受疫情影響,需要付“打點費”才能報上名。在狄某的引薦下,小湯找到了該大學負責自考的老師成功報上了名。事后,狄某告知小湯:此事不能明面上交易,可由他替小湯幫忙轉交。于是小湯交給了狄某共計40800元。7月中旬,小湯從該校同學口中得知:原來自考報名費只要2000元,開學后專業交學費,學費也不會超過2萬元。小湯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
目前,狄某因涉嫌詐騙,已被采取強制措施。
■多說一句
求學是個苦差事,從來沒有捷徑可走。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擺正心態,踏踏實實按規則來,同時也要擦亮眼睛,從正規渠道了解招考信息,謹防被騙。。(文中部分人物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