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芯生物上半年營收增35%,成為科創板“創新藥第一股”
2020-08-05 08:57:51 來源:長江商報
1
聽新聞

回國創業20年,微芯生物(688321.SH)董事長、總經理魯先平即便是在業績下滑時,也始終將研發創新藥當做企業發展的基石。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微芯生物的研發投入占比均在50%左右,甚至一度超過60%。而且,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資本化的比重提升到39.85%。

持續的研發投入也帶來了豐碩的成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微芯生物已申請全球發明專利221項,其中已獲得79項授權專利。

上半年營收增35%

微芯生物2019年8月成功上市,成為科創板“創新藥第一股”。公司專注于對人類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惡性腫瘤、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臨床亟需的創新機制藥物。

截至2020年上半年,微芯生物生產的西達本胺已惠及近萬名淋巴瘤患者,累計銷售超過6億元,公司開展的后續免費用藥項目累計向 2000 多名患者贈藥近3萬盒。

據了解,西達本胺是國家 1 類原創新藥,是公司獨家發現的新分子實體藥物,機制新穎,是全球首個亞型選擇性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劑。

7月28日,微芯生物披露了公司2020年半年報,這也是公司自2019年8月上市以來披露的首份半年度報告。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1億元,同比增長35%;凈利潤2871.17萬元,同比增長63.9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557.57萬元,同比增長4.24%。

微芯生物表示,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主要系報告期西達本胺片銷售增長和收到HUYA技術授權許可收入,包括收到HUYA完成日本PTCL/ATL的II期臨床試驗并能夠遞交NDA申請的階段性里程碑收益。凈利潤同比增長主要系營業收入增長和收到政府補助增加所致。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微芯生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1億元、1.48億元、1.74億元,同比增長29.45%、34.55%、17.68%;凈利潤分別為2407.39萬元、3116.48萬元、1942.19萬元,同比增長359.05%、29.17%、-37.68%。

對于2019年年報,魯先平認為“肯定是微芯未來時間里最差的‘成績單’”。凈利潤下滑的原因,微芯生物2019年年報中也有提及,除了繼續高企的研發費用,還因為2019年11月西達本胺新適應癥(乳腺癌)獲批,加強了學術推廣力度,銷售費用有所增加。

回國做全球首創藥

近年來,國內發布一系列創新藥物領域的支持政策,如化藥注冊分類改革,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創新藥獲得優先審評、專利補償、藥品試驗數據保護等,這些政策破除了新藥研發的政策障礙,加速了新藥研發的速度。

尤其是4+7帶量采購與醫保談判等政策實施以后,創新藥及創新技術已成為產業資本追逐的熱點,國內藥企開始進行轉型,大量海歸人員不斷回國就業,也為國內新藥研發企業轉型帶來高水準的研發人才資源。

其中,微芯生物董事長、總經理魯先平曾有上世紀90年代在美國成功創建開發原創新藥的生物技術公司的經歷,歷任國外知名醫藥公司北美研發中心研究部主任、清華大學高級訪問教授,在專著或期刊發表文章百余篇,包括4篇文章分別發表于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Nature》、《Nature Medicine》和《The Lancet Oncology》。

2000年,魯先平放棄美國優渥的生活,回到了中國,希望在中國做first-in-class(全球首創藥物)的研發,以改善當時國內醫藥行業的生態環境。

當時中國創新藥幾乎全部來自跨國醫藥企業,很少會有企業愿意花“十年十億美元”去研發新藥。因此,微芯生物提出在國內做新藥研發,在很多人看來不現實。

不過,魯先平認為,新藥研發就像漆黑的夜里,在一個非常復雜的大型城市里找目的地,在沒有路燈的情況下便會四處碰壁,如果遇到河溝更是掉下去更加危險,這就是“科學的風險”。但如果能站在一個制高點,并且還戴一個紅外線眼鏡,就可以把街道的布局看得一清二楚,可以避免障礙物或風險,順利抵達目的地。

研發人員占比超25%

功夫不負有心人。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微芯生物新申請全球發明專利15項,新獲得授權專利8項。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已申請全球發明專利221項,其中已獲得79項授權專利。

半年報顯示,微芯生物的早期研發系統由深圳早期研發中心和成都早期研發中心共同組成。成都區域研發中心即將于8月到9月入駐投入使用,目前,成都早期研發中心已招聘研發人員40多名。

微芯生物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截至2020年6月30日,微芯生物擁有研發人員131人,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25.69%。其中,公司的研發人員中擁有博士18人、碩士及本科101人,博士及以上學位的人員占比達13.7%。

同時,研發人員中還包括3 位國家級領軍人才,6位海外高層次人才。藥物研發涉及多學科交叉合作,研發人員具有醫學、藥學、化學、生物學等專業背景。

在創新藥研發方面,微芯生物2017年至2019年的研發投入占比分別為62.01%、55.85%和45.02%。2020年1-6月份公司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其中費用化研發投入和資本化研發投入分別為3554.63萬元和2354.74萬元,兩者合計為研發投入5909.37萬元同比增長85%,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53%,有力地支撐了公司創新藥項目的研究與開發。

不僅如此,微芯生物的研發投入資本化的比重由2019年年末的34.25%,提升到2020年年中的39.85%。

對于加碼投入研發,魯先平說:“我覺得創新型企業一定需要投入很多的研發費用,去讓產品線不斷擴展,目的就是讓企業更可持續發展,未來它的這種創新研發疊加效應更強。”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