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安排專人對接省市31個重企業與“新基建”項目
2020-08-05 09:04:40 來源:長江商報
1
聽新聞

8月4日,國網武漢供電公司舉行新聞通氣會,通報支持復工復產和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情況。今年以來,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積極落實中央“六穩、六保”,充分發揮央企“六個力量”,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復工復產送上“省心電、經濟電、優質電、智慧電”,助力武漢經濟復蘇。

服務企業用上“省心電”。國網武漢供電公司推出企業復工復產的報裝專用通道和集團服務模式,安排專人對接省市31個重企業與“新基建”項目,完成中金數谷4.59萬千伏安容量、東風云峰110千伏專用變電站的送電,建成3個電動車充電站點、24臺直流充電樁,實現4200余個5G基站用電接入,聯影醫療、德瑞生物、騰飛高科等重點項目提前送電投產;對電網投資進行動態調整優化,新增抗疫復產投資1.1747億元。服務企業用上“經濟電”。2015年以來,公司嚴格落實國家降價降費政策,9次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降幅達29.52%;3次降低大工業電價,降幅達5.13%;3次調整兩部制電價執行方式,取消或減免多個電網環節收費項目,大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積極運用“電費網銀”金融產品,幫助企業緩解電費資金壓力,促成7家小微企業獲得46萬元低息電費貸款,為武漢重工等企業開辟靈活的金融票據支付途徑,總金額1116.03萬元。服務企業用上“優質電”。助力夜市經濟發展,對全市用電安全開展摸排,持續開展針對“夜市攤位”區域路燈設施巡查工作,確保安全。依托五個一“幫扶企業方案,共向3533家企業提供用電指南,為1381家企業開展安全用電體檢,向25615家企業宣傳優惠電價政策,建立358個服務企業微信群;為對電能質量敏感的高新企業開展電壓暫降治理。

服務企業用上“智慧電”。打造復工電力指數監控平臺,緊密跟蹤企業復工復產啟動情況,為政府部門提供復工用能數據,幫助政府進行決策;通過大數據分析企業能效,向12434份家企業發放能效建議書,指導企業選擇更為經濟的運行方式,科學開展無功補償,幫助企業降低能耗成本1140萬元。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7月份全市用電量前100名工業企業中,共有54家企業售電量同比上升,占比54%,表明各產業的龍頭企業發展勢頭依舊良好。綜合各項數據顯示,疫情已對武漢市經濟發展影響逐漸降低,各行業生產經營秩序逐步恢復,全市經濟長期向好、穩中向好的基本面和發展趨勢沒有改變。

相關新聞

武漢將進入電力負荷高峰期

8月4日,國網武漢供電公司舉行2020年武漢電網迎峰度夏新聞通氣會,通報上半年武漢用電情況。根據預計,今夏武漢電網最大負荷將出現在8月中上旬,可能達到1300至1350萬千瓦,相比去年同期最大負荷,預計增長1.83%至5.75%。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武漢市用電需求有一定降低。1至6月份,武漢地區全社會用電量240.022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比減少15.22%。受汛情影響,今年長江、漢江等流域來水同比增長3至4成,火電廠電煤供應總體寬松,當前全省電煤庫存540萬噸,滿足全省主力火電廠25天發電需求,日進煤量與耗煤量基本保持平衡。去年7月29日,武漢電網最大負荷刷新歷史記錄,達1276.65萬千瓦。預計今年8月上旬開始,武漢地區高溫日數將逐漸增多,盛夏極端最高氣溫38~39攝氏度,武漢電網將進入負荷高峰期。

8月3日,武漢電網最大負荷已達1168.8萬千瓦,同比增加6%,日供電量達2.37億千瓦時,同比增加5.41%。預計今夏武漢電網最大負荷將出現在8月中上旬,可能達到1300至1350萬千瓦,相比去年同期最大負荷,預計增長1.83%至5.75%,接近主網約1540萬千瓦供電極限;單日最大供電量預計達到2.68億千瓦時,相比去年單日最大供電量2.616億千瓦時,預計增長2.44%。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溫大負荷可能造成輸變電設備因超載運行而發生故障,極端天氣下出現停電,請廣大市民給予理解,并相信供電人員將頂酷暑全力搶修。另外,野蠻施工破壞電力設施仍是造成停電的重要原因,專用變壓器供電(俗稱總表供電)的居民出現停電,按產權歸屬不在供電企業的搶修范圍。2019年迎峰度夏后,為解決武漢電網卡口問題,武漢電網集中力量開展電網運行分析,針對用電形勢緊張的重點區域著重開展研究,制定相應措施,并作為公司重點工作,超前部署迎峰度夏電網基建項目建設任務,共安排解決2020年迎峰度夏問題的工程72項,其中高壓項目30項,為今年武漢電網順利度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記者 李璟 通訊員 朱長江 王欣)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