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58同城聯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發布《中國藍領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進入2020年下半年,本地生活服務就業市場開始發力,快遞員招聘需求旺盛,保潔求職供給活躍,直播業務及數字營銷設計受求職者青睞。
2020年上半年,受特殊環境沖擊,以及復工復產比往年延后的影響,中國藍領就業市場景氣指數變化特征十分明顯。據報告顯示,今年1-2月,招聘需求人數、投遞求職者數、藍領指數三大指數都呈現出相對下降態勢,3月受初步復工復產影響,求職申請人數同比上漲9.59%,開始出現反彈。從6月起,招聘需求人數同比上漲41.93%,求職申請人數同比上漲2.16%,藍領就業景氣指數同比上漲45.06%。
同時,報告顯示,2016-2020年期間,每年8-9月藍領就業景氣指數最高,而春節前后景氣指數較低。報告指出,由于每年年中是企業半年盤點季,企業會根據經營情況、業務發展列出招聘計劃,在下半年初進行招聘,此時也是勞動者求職、跳槽的高峰階段,因此8-9月的藍領就業景氣指數出現峰值。而受春節假期影響,每年春節前后的招聘求職人數較少,因此在春節前后形成藍領就業景氣指數的波谷。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就業形勢好,制造業供給量及需求量位居第一。從行業來看,2020年上半年,大部分行業的藍領就業景氣指數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藍領就業景氣程度排名第一,其次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等行業。由于這些行業在今年特殊情況下發展情況相對較好,因此藍領就業景氣指數也排名靠前。與此同時,住宿和餐飲業發展放緩,對藍領就業也造成了較大且持續的影響。
從職業來看,藍領需求量和供給量排名靠前職業都是與制造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餐飲業等行業相關的職業。在需求量方面,58同城數據顯示,普工、操作工、包裝工、組裝工等制造業崗位排名前列,藍領就業景氣指數也相對較大。這表明,制造業提供了較多的藍領工作崗位,為普通勞動者帶來就業機會。
從城市維度上看,報告顯示,今年1-3月,華中地區的藍領就業景氣指數排名第一,其次是華北和西南地區。分析指出,由于華中地區產業體系健全發達,市場經濟成熟度高,盡管受到外界環境影響,但市場需求仍然較高,因此藍領就業景氣指數較高。此外,長沙、鄭州等華中城市也立即出臺人才政策,予以落戶、購房等優惠,提高了當地藍領職位熱度。
而在今年4月,西南地區藍領就業景氣指數排名領先。一方面,政府出臺就業優惠政策,帶動藍領就業發展。另一方面,由于受特殊環境影響相對較小,因此藍領招聘就業恢復快,就業景氣指數隨之提升。
今年5-6月,隨著常態化防控階段的來臨,華北地區的藍領就業市場首先回暖,其就業景氣指數第一,其次是西南地區和華中地區。北京改善營商環境,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回歸的同時,也促進中小微企業經營發展,吸納了大批藍領就業。(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