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國外疫情仍然持續,特別是美國、巴西和印度等國家情況很嚴重。但是只要沒有封城封國,對消費的影響就沒有3-5月份的時候影響大。從出口數據來看,6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量就大幅度改善,服裝出口降幅大幅度縮小。而國內的消費基本上趨于疫情前的情況。
從消費端來看,國內的情況雖然不如去年,但是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改善。供應端,雖然國內商業庫存仍較高,且有國儲棉供應補充,但是進口棉量卻大減,因此預計本年度末,國內商業庫存量同比將下降。價格方面,內外棉花價格都在觸底后大幅反彈,但是近期由于兩國關系緊張,棉花價格開始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調。
盤面上,7月份國內棉花期貨9月合約價格最高沖至12425,之后大幅度下調。美棉價格主力價格最高沖至64.9美分/磅,最近兩周美棉價格大幅下跌,最低跌至59.51美分/磅。
國內棉花已經連續幾年降庫存,目前的庫存已經下降到了一個相對合理且比較低的位置。從未來一段時間的供需角度來看,棉花保持了近幾年供應充足的常態,本年度在新花上市前供應充足,但是商業庫存預計未來幾個月會同比大幅下降。需求方面,國內消費5月份數據大幅好轉,出口方面數據仍差預計要等到下半年甚至第四季度數據才會逐漸出現好轉。整體的消費雖然仍是不如往年同期,但是在逐步恢復,國內的供需基本面在逐步改善。
儲備棉競拍積極,成交均價逐步上漲
從7月份儲備棉輪出以來,儲備棉成交率維持100%,儲備棉成交均價逐步上漲,市場對儲備棉的需求較好。
從7月1日到7月23日,儲備棉累計上市13.8萬噸,成交率100%,成交均價趨勢上漲。7月23日平均成交均價11561元/噸,折3128價格12770元/噸。其中新疆棉成交均價11823元/噸,新疆棉折3128價格12920元/噸,地產棉成交均價11329元/噸,地產棉折3128價格12637元/噸。鄭棉9月合約-新疆棉成交均價價差下跌后漲,最低跌至93元/噸,目前反彈至247元/噸。
儲備棉輪出能夠很好地反映出目前市場對棉花需求情況,此外儲備棉每個月大約16萬噸左右的供應量也解決是市場對低等棉花的需求。
棉花工業庫存下降,紗布庫存繼續走高
目前市場棉花供應充足,但是下游需求淡季,紡織企業都盡量降低棉花庫存,需求不佳導致紡織廠紗、布庫存環比均增加。根據中國棉花信息網數據,截至6月底,被抽樣調查企業棉花工業庫存量為65.83萬噸,環比減少了2.12萬噸,同比減少2.97萬噸,減幅4.3%;紗庫存為29.64天銷售量,環比增加了0.89天;坯布的庫存為35.76天銷售量,環比增加0.75天。
下游進入傳統淡季,替代纖維價格下跌
目前棉花、滌綸短纖、粘膠短纖價格都位于歷史的一個相對低位,但是由于下游需求仍不好,行業進入傳統淡季,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價格都出現了價格下滑的走勢。7月份,粘膠短纖價格從8800元/噸跌到8350元/噸,跌幅5.1%,滌綸短纖價格從5600元/噸附近跌至5250元/噸,跌幅6.3%。
本年度在新花上市前供應充足,有大量商業庫存,并有儲備棉做補充,但是本年度末預計商業庫存要比上一年度下降。需求方面,國內消費6月份數據恢復到正常區間,出口方面數據6月份服裝數據和降幅比5月份大幅好轉。整體的消費雖然仍是不如往年同期,但是在逐步恢復中,國內的供需基本面在逐步改善。儲備棉成交情況較好,成交率100%,成交均價上漲,對鄭棉價格形成有力支撐。鄭棉長周期偏強趨勢。此外市場仍然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是蝗災和疫情的二次爆發。國內消費開始慢慢恢復,國內棉紗市場銷售市場較差,然而傳統的淡季的到來使得訂單進一步減少,廠商出貨速度減緩,近期紡織企業,多處于虧損邊緣或者不盈利狀態。短期內消費難以回歸到疫情之前的狀態。
近期兩國貿易沖突對市場情緒影響很大,假如兩國關系進一步緊張的話也不排除撕毀兩國貿易協議的可能性,因此對棉花價格影響還是很大的。而兩國關系緊張無論是對國內棉花還是對國際棉花價格都是偏空的影響,短期關注兩國情況。
棉花供需面逐漸在改善,儲備棉成交持續向好,預計鄭棉價格重心將逐漸上移,短期內可能區間內震蕩,但是長周期價格重心仍將維持上移趨勢,建議逢低布局多單。棉紗走勢跟隨棉花走勢。近期美棉價格調整,預計棉花期貨價格短期內震蕩下調。
溫馨提示:滬金、滬銀期貨主力跌停,入場機會來了?具體操作請關注金投網APP,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