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記者隨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減稅費優服務,助復產促發展”調研采訪團一行走進粵東地區多家企業,曾受疫情影響停工停產的廠房車間里,感受到了別樣的繁忙景象。
“企業最困難的時候,稅費減免給了我們最實在的支持。2-6月,集團享受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累計減免近212萬元。”一大波減稅降費政策的精準落地,讓廣東海利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莊鵬生在細算減稅降費“紅利賬”的同時,也帶著十足的底氣和信心謀劃著未來發展:“我們計劃購置升級生產設備,進一步擴大企業經營規模。”
稅惠助力之下,廣東“六穩”“六保”初顯成效,企業逆勢復蘇也迎來新的光景。
紅利加碼保“飯碗”、促轉型
在汕頭,主營研發環保新材料的樹業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不裁一員、未減一人”,讓副總經理王綿喜很欣慰。
“今年春節期間,由于產品積壓無法及時銷售變現,樹業環保面臨了較大壓力。”王綿喜說,關鍵時刻稅收優惠政策帶來了減負“好消息”。
作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樹業環保可以按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汕頭市澄海區稅務局詳細調研企業情況后,迅速開通“綠色通道”,成功辦理退稅961萬元;此外樹業環保2020年上半年還享受各項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500多萬元,享受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將近70萬元。
樹業環保并非個例。疫后復蘇階段,稅收支持的不斷加碼幫助了粵東企業擺脫裁員困境,穩住發展基本盤,保住千家萬戶就業“飯碗”。稅費政策利好密集釋放,有力對沖了企業經營困難和壓力,提高了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截至6月底,廣東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305.86萬戶,同比增長10%,全省市場主體總量、企業等指標持續穩居全國第一。
“稅務部門輔導我們享受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減征醫保費政策共17.33萬元,極大減輕了企業資金負擔。”廣東啟夢玩具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詹卡達說,今年公司將繼續加大創新研發和設備更新力度,同時充分運用線上平臺開拓內銷市場,打造更加穩定多元的銷售網絡。
逆風拓市穩外貿、轉內銷
國外市場依賴度偏高,是粵東外貿企業的一大特點,也是當下制約企業復工達產的瓶頸。以廣東海興塑膠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不少外貿企業主動迎合市場新趨勢,加速開拓內銷市場。
“之前主要做外貿出口,現在要開拓國內市場,員工的培訓、渠道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廣東海興塑膠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旭彬表示,快速到賬的稅費優惠為企業“內拓”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今年6月,海興積極參加“云上”廣交會,每天對應不同國家和地區安排多場網絡直播,最終成交了1.35億元,同比增長24.58%。“‘云上’廣交會為海興開拓國內市場提供了啟發。未來我們要建30個網絡直播間,通過網上平臺進一步提升國內市場份額。”宋旭彬對未來充滿信心。
據了解,為進一步助力外貿行業發展,廣東省稅務局出臺穩外貿“稅務8條”。今年1-7月,廣東地區(不含深圳市)累計辦理出口退(免)稅1590.16億元,出口退稅辦理時間在全國平均辦理時間8個工作日的基礎上提速到4.13天。
因企施策助創新、開新局
在助力企業推進復產達產、復工穩崗的同時,廣東稅務部門也因企施策,為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政策服務方案,特別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稅收優惠政策,推動企業實現技術創新、生產組織創新。
廣東正超電氣有限公司的逆勢突圍,就源于近年來鼓勵創新的稅收優惠支持給企業筑牢了根基。
廣東正超電氣有限公司財務部部長吳潤舟算了一筆“減稅賬”:2019年公司投入了1648萬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為5.68%,按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的政策,共享受了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185萬元。此外,正超電氣2019年還享受了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稅額117萬元,購進設備、器具一次性扣除的企業所得稅優惠34萬元。
為助力正超電氣等企業創新發展,汕頭市稅務部門深入調研企業情況,結合高新技術企業適用政策的難點堵點問題,制定“一企一策”的幫扶方案,開展個性化專門輔導,幫助企業全力投入科研創新。吳潤舟說,正超電氣將減下來的資金用于研發投入、擴建廠房、購建新設備,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廣東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各級稅務部門將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積極營造良好的稅務環境,全力服務“六穩”“六保”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