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活動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具有生命力的創新得到市場認可
2020-08-17 08:44:45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1
聽新聞

新冠肺炎疫情致傳統行業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包括國際零售巨頭在內的一些企業都申請破產,但互聯網科技領域卻是風景這邊獨好。

日前,美國四大科技公司發布財報,蘋果、亞馬遜、臉譜和谷歌均交出了超預期的季度成績單。與此同時,在A股市場上,科技股帶動創業板指數大漲,大幅跑贏上證指數。中國科技實力伴隨著經濟發展同步壯大。不久前,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公布一份榜單,統計了2020年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前50名企業,中國多家企業齊上榜,比如阿里巴巴、騰訊、小米等,都登上全球創新力公司前50強。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中國正處于多個領域技術全面突破的重要機遇期,科技領域歸根結底是思想的開放,預計將持續出現“百花齊放”式的創新活動。

創新創業活動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近年來,我國創新創業活動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特別是各類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層出不窮,寬領域、多主體的全面創新成為主要特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召元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新的發展得益于兩個方面的合力。

一方面,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技術變革迅速發展,中國正處于多個領域技術全面突破的重要機遇期。根據全球PCT專利申請數據,2012-2019年,中國在視聽技術、計算機技術、IT管理方法、光學、測量、控制、熱工藝設備、運輸的PCT專利申請量均增長了4倍以上,其中,隨著智能制造等技術的快速應用,電氣工程領域的IT管理方法子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從68件增長到1623件,7年增長了22.9倍。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和研究機構以及企業都高度重視促進研發創新。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不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充分意識到加快創新的重要性,政府部門不僅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還對促進全社會創新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企業部門也充分意識到要實現長遠發展,必須要大力發展創新創業活動。在這種全社會共抓、共促、共投入的大環境下,預計我國科技領域仍將持續出現“百花齊放”式的創新活動。

高科技行業技術和商業模式日新月異

前甲骨文軟件研發主任工程師黃湧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科技行業的技術和商業模式日新月異,通常在15-20年就會有一次巨大變革??萍季揞^的統治地位雖然看起來牢不可破,但是若不及時創新,將會很快掉隊。心態開放、把握住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公司能夠迅速崛起,如軟件即服務(SaaS)領域的Sal esf or ce。原有的行業公司,若能夠敞開胸懷擁抱變化,也會“老樹開花”,如積極向云轉變的Adobe。在新技術變革中能夠先發的企業,往往能在之后的10年、20年內擁有巨大的競爭優勢,包括市場份額、技術領先、行業壁壘。所以,歸根結底是思想的開放,即使其影響了企業的現有盈利模式,也必須擁抱。

許召元認為,在各種創新日益加快的新形勢下,要不斷提高創新質量,讓更多的創新成果生根發芽,更多成為社會新的增長點,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需要在兩個方面著力完善。一是提升政府或行業對新興事物,特別是一些模式創新的監管能力。監管部門要能夠始終監督創新領域的進展,及時完善相關制度,不讓管理嚴重滯后于實際的發展。二是要嚴格規范政府性基金對創新活動的支持。對于風險大的創新性活動或創新性成果,政府性基金由于對該領域的把握不一定足夠充分,應該主要立足于發揮“跟投者”的角色,防止政府性基金對不成熟的創新活動給予大量的支持,最終成為國家的損失。

具有生命力的創新得到市場認可

許召元表示,經過近年來創新活動不斷完善,我國科技創新一擁而上、炒概念、炒題材的現象已經得到初步轉變,一些不成熟的創新也能得到大量資金追捧的現象已經大為改觀,投資者更加理性,市場更加從容。技術創新受到更加嚴重的審視,不成熟的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越來越難以“渾水摸魚”??傮w來看,真正能獲得發展應用并得到市場認可的創新、科技領域能經歷嚴苛審視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創新將具有幾個主要特點。

首先,能夠為用戶創造價值。有生命力的創新一定要能夠解決生產或生活中的痛點問題,具有重要的需求。前幾年,我國快速發展的共享單車業務,雖然創始企業,如摩拜和of o,最終沒有獲得很好的發展,但這種創新模式本身為眾多消費者提供了服務,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經歷過曲折后,目前整個行業發展已經基本進入了良性軌道。

其次,要有綜合創新的能力,特別是單純的技術創新,一定要配合相應的運營管理支持。有不少創新本身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但由于市場運作機制不完善,沒有相應的管理和深化創新并進一步市場化的能力,因而不一定能夠成功。很多創新從最初的技術創新到最終的實現應用之間,有很多的環節和距離,需要整合全面的創新力量。

再次,要有相應的監管能力。我國P2P發展的教訓尤為深刻。P2P作為一種溝通資金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平臺,本身具有節省大量交易成本的重要功能,在我國應該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但由于對這種新生事物的監管制度完善不夠,把握包容性監管和防范市場風險相統一的能力不足,最終出現了很多P2P平臺違規經營、不能正常運營的“爆雷”事件。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