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有4只老股上漲20%。
繼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后,中國資本市場再次迎來歷史性時刻。8月24日,隨著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正式上市,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順利落地。當日創業板市場運行平穩,創業板指數收盤上漲1.98%,收報2684.63點,漲幅領跑A股三大股指。
從深圳證券交易所今年6月15日開始接受創業板存量在審企業平移至注冊制下審核,到首批18家企業上市,這一過程僅僅用了70天。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上市儀式上表示,建設優質的創新資本中心是資本市場有關各方的共同使命,證監會將會同交易所加快深化改革,持續創新發展,推進建設高質量的資本市場和世界一流的交易所。
最高漲幅接近3000%
當日,首批18家企業在創業板上表現亮眼。截至收盤,18只新股全部較發行價收獲上漲,平均漲幅高達212.37%。漲幅超過100%的個股有10只,漲幅最小的個股也上漲了43.10%。
其中,N康泰和N卡倍億的漲幅更是遙遙領先于其它個股。N康泰在尾盤10分鐘內,股價漲幅從760%一度最高升至2931.50%,股價最高觸及308元,但在高位短暫停留后快速回落,不過收盤漲幅仍達到1061%,成為當日18只新股中最高漲幅。數據顯示,N康泰在300元的價位成交26手,308元的價位成交僅2手。據此推算,若中簽新股的投資者以當日最高價賣出,一簽可獲利近15萬元。但如果投資者在股價最高點時買入,當日的浮虧也會接近62%。
公開資料顯示,N康泰主要從事醫療診斷、監護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涵蓋血氧類、心電類、超聲類、監護類、血壓類等多個大類,發行價10.16元/股,發行市盈率59.74倍。
漲幅位居第二的N卡倍億收盤報158.45元/股,上漲了743.27%。N卡倍億主要從事于汽車線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常規線纜、鋁線纜、對絞線纜、屏蔽線纜、新能源線纜等多種汽車線纜產品,發行價為18.79元/股,發行市盈率19.08倍。
最終,18只新股首日成交總額230.03億元,占創業板總成交額約10%,占滬深兩市總成交額約2.6%。業內人士表示,從這一點上看,創業板注冊制新股上市并沒有對全市場流動性造成顯著沖擊,符合市場預期。
融資總額200.6億元
在亮眼首秀的背后,首批18家企業的質地也被市場反復研究。
從財務指標來看,18家企業2019年營收平均值為10.74億元,凈利潤平均值為1.67億元。從行業來看,18家企業的主營業務涵蓋了專用設備制造、醫藥制造、文化藝術、汽車制造、生態保護等多個領域,其中制造業占了大頭。從地域來看,來自廣東的企業最多,有3家,其次是浙江省、江蘇省、安徽省,各有2家。在已提交創業板注冊制上市申請的365家企業中,數量最多的省份依次是廣東、浙江和江蘇。
據統計,18家企業融資總額為200.6億元。其中,單個企業融資額在2.6至27.2億元之間,半數企業募集資金超過10億元,平均值11.2億元,中位數9.8億元。
同時,創業板市場化定價機制作用開始顯現,18家企業發行市盈率在19.1至59.7倍之間,平均值39.3倍,中位數37.9倍。
市場普遍認為,這18家企業為目標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打了個樣”,他們的各項指標以及披露信息可以為后來者做一個很好的參考。
4只老股上漲20%
此次創業板改革的一大特色,就是通過增量帶動存量改革。隨著18家企業一同而來的,是創業板交易制度的改變。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創業板存量市場漲跌幅的變化。按照規定,在第一只創業板注冊制股票上市當天(即8月24日),所有存量的創業板股票漲跌幅由10%變為20%。同時,創業板相關基金競價交易的漲跌幅限制比例也調整為20%。
截至24日收盤,830只存量創業板股票中,有651只收盤上漲,占比78.43%。其中,堅瑞沃能、中潛股份、田中精機、天山生物4只“老股”上漲20%收獲漲停,率先嘗到了新制度的甜頭。但與此同時,也有兩只“老股”的股價跌破了10%。
此前,有部分投資者擔心,漲跌幅的放開可能會對創業板的穩定帶來影響。中金公司的研報認為,這個影響可能有限。20%的漲跌幅機制在科創板已經平穩運行了一年多的時間,投資者對該機制已經較為熟悉。且從科創板經驗來看,開板至今,漲跌幅超過10%的企業日均家數占板塊比例僅為4%。預計漲跌幅的放開將有助于小幅提升創業板的成交。
天弘基金基金經理張子法表示,漲跌幅擴大,會提升股票市場的運行效率和市場流動性,資金活躍和流動性的充裕又會帶來流動性的溢價,進而可提升創業板整體長期估值水平。放大漲跌幅絕對不是為了短炒,而恰恰是為了抑制短炒和市場操控,新的制度對炒作垃圾股的殺傷力很強,投資者應遠離垃圾股。創業板實行注冊制和新的退市制度,對投資者的專業知識要求更高,投資者實際上面臨的選股風險更大,建議投資者多做長線投資。
改革不會停止
除了漲跌幅調整,改革后的創業板還有不少新制度需要投資者們提前了解。
比如,創業板引入了申報價格范圍限制。連續競價階段限價申報的買入申報價格不得高于買入基準價格的102%,賣出申報價格不得低于賣出基準價格的98%。需要注意的是,超過上述申報價格范圍的訂單,將暫存于交易主機,此時訂單不在行情中顯示,也不會撮合成交,待價格波動使該筆訂單進入申報價格范圍時,會自動參與競價,成交前投資者可隨時撤單。
同時,創業板優化了盤中臨時停牌機制。創業板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股票,盤中臨時停牌的觸發閾值為漲跌30%和60%,停牌持續時間為10分鐘。在盤中臨時停牌期間,投資者可繼續申報或撤銷申報。復牌時,交易所對已接受的申報進行復牌集合競價。24日,18只創業板新股中有6只觸發了盤中臨停,其中N天陽、N康泰、N卡倍億還觸發了兩次臨停。
此外,創業板新股上市首日即可作為融資融券標的,原規則需要上市交易滿三個月。
這樣的改革還會繼續。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注冊制改革是這一輪資本市場改革的龍頭。去年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實現了注冊制破題,積累了增量市場注冊制改革經驗。今年在創業板改革中首次將增量與存量市場改革同步推進,為全市場注冊制改革探索路徑、積累經驗。下一步,證監會將及時總結評估科創板、創業板試點經驗,統籌研究制定其他板塊推行注冊制的方案,做好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的準備,分階段穩步實現注冊制改革目標。
與科創板攜手共進
未來,創業板和科創板如何找準各自定位,辦出各自特色,是市場各方關心的問題。
在定位上,證監會此前已經明確,改革后的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科創板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突出硬科技特色,發揮好示范作用。
一位滬上券商投行人士指出,二者的區別在于,創業板突出傳統產業與“新”的深度融合,而科創板則更加突出科技創新的“硬”。從兩個板塊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來看,科創板覆蓋的企業周期要比創業板更偏早期一些。也正因為如此,科創板企業的爆發能力可能更強,而創業板企業相對穩定,適合不同類型的投資者。
“注冊制實施,會激發大量中國優質企業上市融資的熱情。”上述投行人士認為,此次創業板一系列改革借鑒了科創板的經驗,而科創板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接下去必將會繼續闖出一條新路,為存量市場的改革不斷開拓創新。創業板和科創板這兩個市場雖然存在適度競爭的關系,但更多的是攜手向前,共同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的成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