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調度領域領先的佳訊飛鴻(300213.SZ)正在下大力氣助力5G與新基建。
9月3日,佳訊飛鴻與百度智能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軌道交通等領域內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與應用創新開展深度和全面合作。
這是佳訊飛鴻聯手百度加快探索新基建市場機會,共同為行業智能化賦能。
佳訊飛鴻成立于1995年初,25年來專注于ICT業務領域的技術及應用創新,已經成為為國內領先的“智慧指揮調度全產業鏈”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稱,緊跟行業發展趨勢,聚焦智能科技的演變與創新,從應用和科研兩大維度實現“指揮調度”與新ICT技術的融合創新,實現了客戶與產業的雙贏。
今年上半年,佳訊飛鴻投入0.54億元研發,試圖突破5G及新基建的技術邊界,助力產業發展。
佳訊飛鴻自身的經營業績較為穩定。2011年上市以來,公司實現了營業收入不間斷增長,2019年,營業收入為13.39億元,較2010年的2.84億元增長了3.71倍。今年二季度,公司經營回暖,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0.84億元,同比增長逾六成。
二季度凈利增逾六成
疫情后時代,佳訊飛鴻快速奮進,經營業績也重新向好。
今年初,佳訊飛鴻積極主動應對疫情,在保證員工健康的同時,科技抗疫。公司構建的北京市首個疫情防控應急指揮系統綜合運用云計算、融合通信、移動通信、視頻監控、增強現實、GIS等先進技術,實現隨時隨地實時交互通信,為各級部門抗疫決策指揮提供準確、實時、全面、安全的通信信息支撐。受疫情影響,佳訊飛鴻經營業績受到了一定影響,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7億元,比去年同期的5.67億元減少1.20億元,降幅為21.21%。凈利潤為0.59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0.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3%、8.83%。
實際上,上半年的經營業績主要是由二季度創造的。今年一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4億元、2.9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0.62%、15.16%。對應的凈利潤為-0.25億元、0.84億元,同比變動-443.40%、64.85%,扣非凈利潤-0.23億元、0.78億元,同比變動-1548.30%、60.45%。
對比發現,二季度,營業收入下降幅度收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扭虧為盈,且大幅增長。由此可見,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公司經營也隨之向好。
總體上,佳訊飛鴻的經營業績較為穩定。2010年,上市前一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4億元,2011年至2019年,營業收入實現了9年持續增長,到2019年,其營業收入達13.39億元,較2010年增長3.71倍。
同期,除了2012年,公司凈利潤下降64.27%為0.18億元外,其余8個年度,凈利潤同比均為增長。2010年,公司凈利潤為0.49億元,2019年為1.53億元,2019年較2010年增長了兩倍多。其中,2019年較2012年增長了7.5倍。2016年至2019年,公司年度凈利潤均超過億元。
佳訊飛鴻的經營業績存在一定的季節性,一般而言,大部分收入集中在下半年。對照往年經營業績,預計今年全年仍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在手訂單金額約為7.2億元。
近年來,佳訊飛鴻經營現金流凈額大幅增長。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年,公司經營現金流凈額為0.06億元、1.80億元、-0.09億元,同比增長130.90%、3143.28%、93.40%。
近年來向好的經營現金流使得佳訊飛鴻財務較為安全。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為29.73%,較2018年底的36.44%下降6.71個百分點。
內生外延完善產業布局
佳訊飛鴻堅持內涵式發展和外延式發展雙輪驅動戰略,積極探索資本市場運作,實現資本和經營的有機高效整合,從而達到客戶與產業雙贏。
佳訊飛鴻表示,多年來,公司主動順應行業、產業發展趨勢,在保持成熟的調度主線業務同時,積極在新興產業領域如物聯網、智能運維、融合通信等多個層面展開分形創新的探索,形成了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和較高市場占有率的“智慧指揮調度全產業鏈”系列產品和綜合解決方案。在交通、國防、政府等行業,公司均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在交通領域,公司業務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相關產品覆蓋鐵路18個路局,參與了多項國家重點項目,包括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里程最長的重載貨運鐵路——浩吉鐵路數字調度通信和隧道應急通信項目、京張鐵路項目、全球首例基于4G通信重載組合列車集群調度項目、世界運能最大煤運專線(大秦線)綜合視頻監控項目等。
在“一帶一路”沿線,公司承接了包括高鐵全系統、全要素、全生產鏈走出國門的第一單——印尼雅萬高鐵等多個重點項目。
在國防領域,公司參與了“天問一號”、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神舟系列、天宮系列、嫦娥系列”載人航天飛行等項目的通信保障任務,還承擔了“長城二號”國家反恐智慧系統項目。
在政府及其他領域,公司成為業內唯一實現與海關總署互市統一版系統成功對接的企業,還承擔了中石油應急指揮調度系統項目等。
佳訊飛鴻堅持自主創新,構建了科研技術研究、產品技術研發、應用技術開發三個層次的科研體系架構,打造了“三位一體”的研發平臺。“飛鴻云”成功落地,繼續探索“飛鴻物聯”、“飛鴻數”、“飛鴻大腦”等一系列自主品牌的創新應用。
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擁有6項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專有技術,已注冊和被受理的專利266項,其中發明專利191項,擁有軟件著作權264項。
5G與新基建已經到來,佳訊飛鴻積極參與。公司稱,其在鐵路5G方面具有前瞻性布局及潛在優勢。未來,公司能夠在5G時代中分享市場快速發展的紅利。
研發投入方面,近年來持續增長。2019年,佳訊飛鴻研發投入1.23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9.15%。當年底,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為350名,占員工總數的41.18%。
佳訊飛鴻還堅持外延式借力發展。除了牽手百度外,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對因聯科技的投資。因聯科技是國內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運維SaaS平臺的領先的工業設備健康智能運維服務商,通過對石化、船舶、汽車制造等19個行業領域的多場景協同效率和產業鏈優化,為企業降本增效賦能,為流程工業的生產監控、設備管理、工藝優化插上數字化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