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山泉——名不虛傳的“水中茅臺”
2020-09-08 17:19:54 來源:東方網
1
聽新聞

曾幾何時,“不如一瓶水”是用來形容并不具備價值的資產。但今天,資本市場又給人們上了一課——“一瓶水”完全可以比“三桶油”還貴。

今日(9月8日),農夫山泉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在掛牌的一瞬間,一系列紀錄就此誕生,超過4000億的市值,不僅把農夫山泉送上神壇,甚至還把公司創始人鐘睒睒一度送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

而這位做過泥水匠,當過記者的“新晉首富”同樣也有一段跌宕起伏的資本故事。

1

名不虛傳的“水中茅臺”

打開農夫山泉的招股說明書。你會發現,這個“大自然的搬運工”不止是吸睛,更是吸金。

一瓶水究竟能有多賺錢?根據農夫山泉的披露,2019年,農夫山泉的營業收入高達240.21億元,凈利潤達到50億元,該公司近3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亮眼的17.2%。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的增速為5.8%,全球的數字更是只有3.1%。

此外,數據顯示,2019年,農夫山泉綜合毛利率高達55.4%,而旗下的包裝飲用水產品毛利率更是高達60.2%。

簡言之,只要我們買進1元錢的農夫山泉,該公司就能凈賺6毛錢。同樣都是個“水”,只有諸如茅臺這樣的白酒產品,以及相關疫苗產品的毛利率才能與之媲美。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目前我國包裝飲用水市場相對集中,2019年零售總規模達到2017億元。而農夫山泉更是連續8年位居該行業市場占有率的第1名。在茶飲料、功能飲料及果汁飲料的市場份額中,農夫山泉同樣位居中國市場的前三位。

作為當之無愧的“中國包裝飲用水之王”,農夫山泉的IPO規模同樣也是“巨無霸”級別的。農夫山泉此前透露,本次IPO擬向全球發行逾3.88億股H股,募集資金75.7億港元至83.5億港元。

而農夫山泉在資本市場的人氣更是不容小覷。在認購首日,農夫山泉的投資者一度“擠爆”券商的服務器,當天錄得超過1440億元的券商融資額,這相當于超額認購了247倍,創下新股首日的紀錄。

最終,農夫山泉的招股累計完成了約1147.3倍超額認購,凍結資金達6700億元,打破2008年中鐵建5409億元的凍資紀錄,創下了新股之最。

今日,農夫山泉股價一度上漲83%,總市值曾達到4453億港元。這一市值在同類產品,相當于康師傅的近5倍,是蒙牛的近3倍,伊利的近兩倍。農夫山泉甚至還超過了“三桶油”的港股市值,水比油貴,似乎已不是一句玩笑話。

由此可見,農夫山泉不止是有點甜,還有錢。

2

中國首富易主?

當然,農夫山泉的傳奇故事顯然還沒有結束。

今日,農夫山泉正式掛牌上市,公司的總股本累計為118.9億股。根據農夫山泉的招股書顯示,公司創始人鐘睒睒通過個人及旗下公司共持有84.4%的公司股份。

從農夫山泉的股權架構中不難看出,該公司并沒有幾乎沒有引入常見的PE等戰略投資機構。公司甚至沒有聯合創始人和其他分享股權的高管,也沒有時下流行的合伙人制度。鐘睒睒的持股可謂高度集中。

根據當前農夫山泉4450億元的市值計算,鐘睒睒持股市值為3756億港元,折合人民幣3313億元。

此外,根據披露,鐘睒睒還持有另一家上市公司萬泰生物74.23%股權,市值大約為634.4億元人民幣。合計鐘睒睒的身價至少已高達3950億元。

根據福布斯公布的2020年財富榜單顯示,此前中國首富為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其身價為56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3855億元。

在農夫山泉成功上市后,鐘睒睒實際上已經超過了馬化騰,成為中國首富。而在他身后還有“二馬”的另一位,同為“浙商”的馬云。在螞蟻集團沒有上市前,馬云的財富同樣暫時不及鐘睒睒。

就在此前的福布斯富豪榜中,鐘睒睒的身價為20億美元,排名“僅”為全國第186位,全球第1063位。隨著農夫山泉上市,這位曾被譽為“隱形的富豪”的企業家,最終還是被推到了臺前,甚至是聚光燈的中心。

3

轉型最成功的的媒體人?

睒睒,一個略顯生僻的詞,其本意為“閃爍”的意思。如今閃耀在資本市場的鐘睒睒,也正如他的名字那樣,富有文藝,卻很難復制。

今日,浙江日報翻出了一張老報紙。1985年1月4日,浙江日報頭版頭條刊發了鐘睒睒采寫的《洪孟學為啥出走?》,并配發評論員文章《洪孟學出走說明了什么?》

而浙江日報正是鐘睒睒的“老東家”。浙江日報相關人士向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介紹,鐘睒睒曾在《浙江日報》農村部做過5年記者。報道稱,其記者生涯期間采訪過超過500位成功企業家。

(1985年1月4日,浙江日報頭版頭條 圖源:浙報融媒體)

鐘睒睒筆下的洪孟學擁有一流的科研能力,卻被“體制”所限,無從施展抱負。最終,洪孟學選擇了“出走”,離開了體制,前往鄉鎮企業。

而這恰恰也正是鐘睒睒此后所選擇的路。1988年,國家正式批準設立海南經濟特區,當時34歲的鐘睒睒選擇從辭職“下海”,奔赴海南“淘金”。而他也被成為是浙江媒體圈“下海”的第一人。

命運有時充滿了巧合。在鐘睒睒辭職下海后,他當年的采訪對象洪孟學,同樣也離開他報道中提到的鄉鎮企業,前往海南。1993年,兩人在海南重逢,一起開發了一款產品,并共同創辦了一家企業,而這家企業正是大名鼎鼎的——養生堂。

憑借著走紅大江南北的“養生堂龜鱉丸”,鐘睒睒創業的第一年就賺到了1000萬元。此后,鐘睒睒又推出了清嘴含片、成長快樂等產品均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1996年9月,生意越做越大的鐘睒睒創辦了浙江千島湖養生堂飲用水有限公司。2001年6月,這家公司改制成為了今天的農夫山泉。

據浙江日報稱,創業成功后,鐘睒睒常常還會回到報社開座談會,而他始終表示,5年的記者生涯對他的事業發展“很有益處”。

事實上,5年媒體的生涯,也讓他十分清楚宣傳輿論的作用。“好的廣告,不僅是引起用戶關注,更重要的是讓用戶討論。”在農夫山泉廣告部的會議室里貼著這樣一句話,而這正是鐘睒睒的理念之一。

在業界,鐘睒睒被譽為“營銷大師”,在擁有敏銳的商業嗅覺的同時,他總能找到用戶最為關心的“核心點”,從而將其演變成為市場“爆點”。而這似乎正是源于其深耕新聞一線所培養的“敏感度”。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這句經典的廣告詞,正是出自前媒體人鐘睒睒。但被調侃為“大自然的運鈔機”的鐘睒睒,在成名后幾乎很少見諸報端。

在他熟悉的媒體領域,除了公益事業,他甚少露面。就其控股的萬泰生物的上市敲鐘儀式,鐘睒睒都沒有出現。

網絡流傳的報道顯示,2008年汶川大地震,鐘睒睒曾在汶川停留了近10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向自己的記者晚輩提出了一個要求——“不要露出農夫山泉的Logo”。

直到后來,農夫山泉陷入“砒霜門”、“水源門”等一系列質疑中,鐘睒睒雖然沒有親自露面,但最終農夫山泉總能化險為夷。而這同樣與其自帶的媒體溝通能力密不可分。

如今,66歲的鐘睒睒“下海”已超過30年,雖然關于他的產業,關于他本人的質疑浪潮從未退卻,而他早已從“妙手著文章”的“無冕之王”,華麗轉身成為暗潮涌動的資本市場的幕后“大鱷”。

鐘睒睒能否繼續在市場“閃耀”,目前依然不得而知。但不容否認的是,作為媒體人下海的先行者,作為草根創業的典型,鐘睒睒無疑是那顆閃耀著的最亮的星。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