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上周三四洗禮后,上周五創業板市場縮量大漲,昨日更是迎來放量跳空暴漲的逼空式拉升行情。截至終盤,創業板綜報收于3027.38點,漲幅高達3.10%,成交2705.21億元,又一次超越了2692.20億元的上海市場。
創業板放量跳空大陽線,是否預示著更加強勁的升勢即將來臨?海通證券高級投顧張亮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短期有技術面回吐要求。就創業板綜看,雖說是放量大漲,但陽線實體高度卻比上周五要小,說明這根大陽線里有不少資金在獲利出逃或者止損出局。事實上,120分鐘級別的K線圖就是一個孕線組合,意味著昨日追高的資金悉數被套。因此,短期向下回調的可能性不小。
其次,吞噬大陰線后通常有回撤。不管大趨勢向上還是向下,只要出現大陰棒后的回升,收復了大陰棒的失地后,往往會存在一定的回撤。這個回撤幅度可大可小,但大概率起碼有回撤的動作。因此,短期理論上是存在回調要求的。
然后,布林中軌與5周線形成合壓。之所以昨日有相當部分時間創業板綜有較大幅度的回落,是因為早盤的猛漲觸及到了5周均線和日線級別的布林中軌壓力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5周線之前被跌破過2次,都有驚無險,而這是第三次并且是大幅跌穿,因此有效性會相應增加。接下來,日線布林中軌與5周線仍將在本周發揮一定的阻力作用。
最后,不宜忽視“指數型頂背離”。注冊制以后,創業板指與創業板綜“撕裂”現象可謂前所未有。由于創業板綜前期刷新了年內高點而創業板指向下運行,因而這導致了上周的天量暴跌。同樣,周一創業板指收出跳空十字星,受阻于上周四的島型向下缺口,到上方套牢盤區域還有一段距離,而創業板綜卻率先收復了60天線且插入了套牢盤密集區。倘若多頭這個時候再次強攻,則極有可能強化“指數型頂背離”的級別。
因此,創業板市場短期仍有震蕩整理的需求。
個股點擊
創業板3只個股將被ST 低價股行情如何分化?
今日,創業板市場將迎來首批ST股,分別是天龍光電、樂凱新材和東方網力。
天龍光電被ST是因為公司自2018年12月以來持續停工停產,且截至目前仍預計3個月內無法恢復正常;樂凱新材被ST則因主要客戶國鐵集團及其下屬企業已于6月停止采購熱敏磁票產品,其“熱敏磁票生產線”一直處于停產狀態,且預計在三個月以內無法恢復生產;東方網力被ST是因“違規擔保”即公司仍需承擔的25184.12萬元擔保責任金額占2019年經審計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的33.96%,且截至目前公司對減少違規擔保余額尚未有明確解決方案(公司預計2020年10月12日前無法解決這一問題)。
這三家股票作為首批被ST的創業板股,復牌后何去何從?又將如何影響創業板市場的盤面風格?富鼎資管經濟學家李維夏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首先,這3只個股揭開了創業板新一輪退市潮序幕。毫無疑問,注冊制是為了強化優勝劣汰原則,對缺乏基本面甚至沒有基本面支撐的股票,加速出清。由于創業板ST股依舊是20%的漲跌幅,因而這3家股票被ST后,必然會以連續跌停的方式直奔“面值退市”而去。同時,它們的示范效應很可能揭開創業板新一輪退市潮的序幕。
其次,虧損股微利股將遭遇沽壓。3家被ST的創業板股將首先沖擊創業板虧損股和微利股,尤其是近期遭到爆炒且業績預期仍然不佳的虧損股和微利股,勢必會出現大幅度下挫的行情。當然,中小板和滬深主板的虧損股與微利股,也會受到強烈的沖擊。
第三,基本面較好的創業板股將明顯抗跌。創業板低價股自救的本質不過是避免面值退市而已,但隨著創業板ST制度的確立,只有市盈率偏低業績向好的創業板低價股才會受到資金的關注,并且是價值投資方向發展,而不是爆炒幾回合了事。短期看,創業板低價股二次探底,對績優創業板低價股而言,是介入的良機。
最后,次新股機會有望增多。次新股之所以跟著創業板低價股暴跌,原因在于估值較高。但次新股像創業板虧損低價股那樣爆雷的概率是相當低的,所以資金從創業板虧損低價股撤離后,亦不排除進入績優次新股的可能。
新聞縱深
創業板注冊制新股漲4.36% “震倉”布局相對低估值股
9月9-10日,2家創業板注冊制新股破發后,多頭知恥而后勇,“深注冊制指數”在11日飆升6.84%的基礎上,14日繼續漲4.36%。就盤面看,24家創業板注冊制個股僅3家下跌,而卡倍億、康泰醫學、大宏立猛漲10%以上。同時,這24股的成交金額合計起來已連續3個交易日超過了90億元并呈現出微微放大的跡象。
業內人士如何看待“深注冊制指數”中24家新股強勁反攻這一現象?其崛起能否對其他次新股構成正面影響?申萬宏源高級投顧何武認為:短線投機者應把握好震倉后的抄底機會布局估值偏低的股票。
第一,短期不排除震倉的可能。所謂“震倉”是指股價經過連續殺跌后,主力在底部區域不斷地暴漲暴跌,以此攤低成本、提升籌碼集中度的行為,目的是為了日后快速拉升。
第二,可掘金估值相對偏低的創業板注冊制新股。由于當前A股市場絕大多數股票,要么市盈率高企,要么股價短期或中長期漲幅過大,因而要找到股價超跌且估值偏低的個股,就只剩二線藍籌和短期嚴重超跌的創業板注冊制新股了。股價重挫伴隨的是市盈率的大幅降低,因此市盈率最低的幾個創業板注冊制新股,投資者可考慮逢低短線出擊。
第三,次新股群體走向要看創業板注冊制新股的臉色。只要“深注冊制指數”不再出現崩塌式下跌,則次新股指數就不會這樣一敗涂地,對大多數次新股來講也就具備一定的可操作性。就眼下來看,既然“深注冊制指數”短期還有震倉的可能,那么其他次新股二次回落恐怕是難以避免的了。所以,尋求穩妥起見的投資者,可從非注冊制的次新股中篩選超跌低估的品種。
熱點
“藥中茅臺”一日蒸發167億長春高新無原因跌停?
昨日,醫藥白馬股長春高新股價一路震蕩下挫,午后放量跌停,截至收盤,報371.62元/股,跌幅10%,封單達1.3萬手,全天成交額超58億元。其最新總市值為1504.02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蒸發超167億元。
作為東三省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長春高新這一跌還上了熱搜。但目前市場并未發現該股股價大跌的原因。
對于昨日跌停,長春高新相關人士在回應e公司時稱,“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百克生物分拆上市事宜正在穩步推進中。”
一日蒸發167億市值
公開資料顯示,長春高新成立于1993年6月,是東北地區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之一。目前主營業務范圍是以生物制藥、中成藥生產及銷售、房地產開發為主導產業,輔以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物業管理等。
作為國內生長激素龍頭企業,其業績一直維持高速增長。
近幾年,其營收從2011年的13億左右一路增長至2019年的74億元,增長近4.7倍;同期凈利潤規模從1.1億元左右增長至17.75億元,增幅超過15倍。
長春高新的股價也一路高歌猛進,從今年年初的226.16元/股附近最高漲至513.5元/股,最高漲幅接近130%,總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元。
年初至今,其股價已大漲逾66%。不過,在今年8月4日盤中創下513.5元的高點后,其股價開始回調,截至目前,最新股價已較近期高點回調27.63%。而其最新總市值也較最高時期蒸發532億元。
而讓市場不解的是,長春高新股價突然遭遇跌停。
跌停原因仍舊是個謎
從近期公告來看,就在9月11日,長春高新公布,其第一大股東解除質押50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為6.57%。但諸多市場分析認為,這一消息與其大跌無太大關聯。
奇葩的是,市場上并未發現長春高新股價跌停的具體原因。
在長春高新跌停后,社交媒體上開始流傳著一份長春高新的調研紀要,訪談嘉賓顯示是金賽藥業創始人金磊。
該調研紀要指出,受疫情影響,其外地患者減少,病人本地化,還有線下活動也受到影響。此外,公司產品生長激素覆蓋率太低,銷售太依賴專家推廣,也受到疫情影響。
此外,還有市場傳言認為,長春高新集團核心的生長激素業務將明年的利潤預期從35%調低至25%。主要原因在于今年新患較低,影響了明年的純銷。
值得注意的是,長春高新近日披露的2020年中報顯示,其主營業務包含制藥業、房地產、服務業等,其中制藥業占比達86.53%。
其中,長春高新重要子公司金賽藥業為國內生長激素龍頭,上半年實現營收25.35億元,同比增長18.47%;實現凈利潤11.29億元。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上半年,金賽藥業新客戶開發速度顯著提升,實現了多渠道增流,從單一提供產品轉變成為客戶提供健康管理方案,純銷、新患、新客戶等均有所增長。
在2020年中報披露后,多家券商對長春高新給出了“買入”、“增持”的評級。
其中東吳證券研報指出,生長激素在國內的兒童市場空間巨大,2019年國內兒童市場規模60億元左右,考慮目前用藥滲透率后市場仍有數倍成長空間,若再考慮成人市場(參考國際市場),未來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換而言之,若上述調研紀要為真,長春高新的核心業務將受到沖擊。但截至目前,該份調研紀要的真實性未被公司證實。
長春高新無理由跌停,也讓投資者措手不及。作為“藥中茅臺”,長春高新也是眾多機構的重倉股,廣發劉格菘、中歐葛蘭、鵬華陳璇淼、易方達蕭楠等紛紛踩雷。
截至2020年6月末,長春高新背后持股機構達1134家,累計持股近2.1億股。
滬深股指繼續走升
9月14日,滬深股指繼續走升,不過上行力度較前一交易日有所減弱。創業板指數表現相對較強,漲幅超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