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一些老舊小區,由于沒有電梯,上下樓這件小事成了很多老人的難題。家住北京市海淀區北下關街道雙榆樹南里二社區的李大爺對此感觸頗深。雙榆樹南里二社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各項基礎設施老化,加之沒有電梯,很多老年人上下樓都頗費周折。
2019年4月,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出資,將雙榆樹南里二社區列為全市首個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試點,并對這里的全部公共設施進行了適老化改造。李大爺生活了近30年的居民樓于同年7月加裝了電梯。
不單單是助力老人出行,借著這次適老化改造,雙榆樹南里二社區還為99戶80歲以上老人和重度失能老人家庭進行了家庭居室適老化改造。改造內容不僅包括防滑墊、感應夜燈、扶手、洗澡椅等方便老人自理的貼心設備,還包括智能設備進家,從而實現老人就寢、習慣化動作、如廁、洗浴等數據實時監測。如有異常,醫護人員和親屬均可第一時間獲悉。此外,后臺還設立了24小時監控管理中心,老人在家發生意外時可以進行一鍵呼叫,工作人員也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提供救助。
“沒有改造前,大家住得都很不舒服。現在小區舊貌換新顏,每天都有新氣象。”李大爺笑著說。
如今,不單單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積極推動居家適老化改造:2019年,杭州發布《杭州市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試點實施方案》,明確為困難老年人家庭提供住房無障礙、安全、整潔等適老化改造,包括在坐便器、浴室、通道等安裝安全扶手,浴室加裝安全浴凳或助浴椅,蹲坑加裝坐便椅或更換坐便器等;2019年,無錫發布《無錫市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實施辦法(試行)》,改造內容包括對老年人家庭的出入口、通道等進行無障礙改造,對地面進行防滑處理等。
為進一步完善適老化改造,2020年7月,民政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意見》順應廣大老年人居家養老的意愿與趨勢,以滿足其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復護理等需求為核心,改善居家生活照護條件,增強居家生活設施設備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提升居家養老服務品質。同時還明確,“十四五”期間,繼續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有條件的地方可將改造對象范圍擴大到城鄉低保對象中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等。各地要創新工作機制,加強產業扶持,激發市場活力,加快培育公平競爭、服務便捷、充滿活力的居家適老化改造市場,引導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有效滿足城鄉老年人家庭的居家養老需求。
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李佳表示,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勢在必行。“今后,隨著新一代‘老齡群體’的健康水平更好、退休收入更高、心理期待更多,還要探索交通適老化、商業適老化、信息交流適老化等模式,從而構建全面適老化體系,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幸福感與獲得感。”李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