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中國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稱,從運行和成效看,前三季度我國外貿回穩向好、好于預期,貢獻增強,富有活力。
李興乾解釋道,回穩,體現在貿易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雙雙提升。
“從歷史比較看,進出口規模創同期新高。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額23.12萬億元人民幣,增長0.7%。其中,出口12.71萬億元,增長1.8%,進口10.41萬億元,下降0.6%。我進出口、出口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新高。”他表示,“從橫向比較看,國際市場份額穩步提升。根據世貿組織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出口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8個百分點,國際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創歷史同期新高。貿易規模與市場份額雙雙提升,同創新高,是中國外貿基本盤和綜合實力決定的。”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我們更早地在疫情發生后實現了復工復產。同時,我們對外出口和生產與國內生產保持了一致,也就是說,我們國內的需求恢復得很快,這帶動了我國整個工業生產的復蘇。”
“同樣關鍵的是,我國的工業生產配套能力強,很多國家都還在等待中國的零部件,但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內部解決,所以在生產的恢復上更快。”他稱。
貿易質量結構優化
李興乾指出,從貿易結構看,“五個優化”齊頭并進。國際市場布局在優化,我對東盟進出口增長7.7%,東盟成為我第一大貿易伙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5%。對歐美傳統市場出口積極恢復。國內區域布局更趨均衡,中西部地區出口增長7%,增速高于整體5.2個百分點。在經營主體上,民營企業“穩定器”作用更加突出,出口增長10%,拉高整體出口增速5.1個百分點,占比提升4.1個百分點至55.2%。商品結構持續升級,機電產品出口占比提升0.8個百分點至58.7%,集成電路、計算機、醫療器械等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增速分別達14.9%、10.7%和48.2%。在貿易方式上,一般貿易韌性強勁,競爭力充沛。出口增長3.8%,占比提升1.1個百分點至59.5%。
同時,從業態和模式創新看,動能轉換加快。他解釋道,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新業態新模式進入快車道,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市場主體活力加快釋放。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17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鼓勵引導多元化投入建設海外倉。跨境電商進出口、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分別增長52.8%和35.5%。
此外,從服務國內發展大局看,外貿為國民經濟穩中向好提供強勁支撐,為穩增長、保居民就業、保市場主體作出積極貢獻。李興乾表示,1~8月,有進出口實績企業共47.8萬家,同比增長6.2%。外貿帶動就業人數達1.8億,進口環節稅收貢獻10.4%的全國稅收總收入。前三季度,貿易順差3260.5億美元,擴大11.2%,有力穩定了國際收支平衡。
屠新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進出口的強力回升,得益于有效的疫情控制工作,對工業生產的影響相對較小。
“從目前來看,第四季度應該會維持一個比較好的態勢,雖說歐美等經濟體出現了疫情反彈,但是這波反彈和疫情初期還是有差異,各方面準備充足得多,意味著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不會像第一次那么嚴重。”屠新泉說道。
外貿形勢仍然復雜嚴峻
李興乾表示,當前,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外部需求顯著萎縮,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受阻,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貿易壁壘增多,不確定、不穩定性明顯加大,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仍然復雜嚴峻。
他解釋道,疫情的進一步蔓延將導致國際市場需求繼續萎縮,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中國外貿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他說,作為外貿主管部門,我們將與各方一道,堅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保外貿主體、保市場份額、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著力推進貿易創新發展。將重點采取6項舉措,他稱,一是狠抓穩外貿政策落實,切實為企業紓困解難,降低企業成本;二是支持企業抓訂單拓市場,在網上辦好第128屆廣交會,促進線上線下展會融合發展;三是加快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布局建設一批海外倉;四是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推動內外貿融合發展;五是積極擴大進口,辦好第三屆進博會,培育一批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六是深化外貿領域“放管服”改革,繼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改善營商環境。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大的政策看,主要是對于企業租金貸款的減負,貸款可以適當推遲到明年還款,且這個期間的利息會減輕的政策,對企業減緩貸款壓力發揮比較大的作用。
還有就是房租的減免。霍建國解釋道,出口很多涉及到中小企業,對這些企業基本上是減免或者補貼了半年的房租,這個也是有一定作用的。“當然減稅也會涉及到一些中小企業,這是實實在在的政策。”他說,”這些政策本來在年初就已經都有了,但是落實是要有一個過程的,我覺得在五六月份,七八月份落實的進度相對快一點。“
此外,國家強調的”精準定位“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就是有些企業已經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退稅的便利化。霍建國表示:”比如以前退稅需要兩、三個月,但是現在據我所知最快的10天之內就能辦下來,尤其是在廣東、山東這些地區。稅務總局退稅的速度非常快,只要單子到了沒有問題,基本就辦了,最快的據說有一個禮拜的。這是跟過去是有非常大的一個變化,因為退稅也能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最后提醒一點,就是希望這些政策再維系一段時間,因為現在企業還是有壓力,政策至少維系到年底再看看情況,看明年有些什么新的政策。”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