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貧困人口累計報銷住院費用59.42億元
從10月22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優化衛生健康服務 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16年實施健康扶貧工程以來,我省以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為目標,探索建立“精準施策減存量,關口前移控增量,構建機制管長遠”的健康扶貧工作模式,形成了“群眾健康有人管、大病慢病有地方治”的衛生健康服務格局。去年,我省貧困人口住院107.7萬人次,累計報銷住院費用59.42億元。
實施大病集中救治。結合實際修訂完善農村貧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方案,病種從7種增加到30種。大病篩查做到應治盡治,截至目前,罹患30種大病確診病例137370例均已納入臺賬管理,已救治136502例,救治率99.3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開展慢病精細管理。加強對罹患高血壓等4種慢病貧困患者的規范管理,目前,累計簽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0萬人,實現應簽盡簽。對腦血管病等6種主要慢性病患者發放健康教育處方。疫情期間,大力推廣“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滿足群眾健康服務需求。
減輕個人醫療費用負擔。全省178個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縣(區)均已實現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政策,享受結算服務累計231萬人次。
全面消除村醫、村衛生室“空白點”,推進行政村衛生室建設和村醫配備全覆蓋,全省縣、鄉、村醫療機構目前全部達到基本醫療有保障工作標準。對貧困地區實施對口幫扶,實施鄉鎮衛生院能力提升“春雨工程”,提升了衛生院業務管理水平。
為確保群眾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我省推進縣域醫聯體、鄉村一體化管理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實現鄉村一體化管理、每個行政村有村衛生室和村醫。目前,129個縣(市)建成縣域醫聯體。
建立長效機制,堅持防病先行。目前,我省貧困地區居民健康素養提高到15.67%;婦女“兩癌”檢查項目、兒童營養改善和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實現62個貧困縣全覆蓋;全省碘缺乏病、大骨節病、克山病實現了消除目標,飲水型氟中毒達到控制目標,對確診現癥地方病患者全部建立健康檔案;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廁所革命”,共改造368座公廁和3.4萬座戶廁。
加強監測預警,完善防貧舉措,實施重大病生活保障。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享受重大病生活保障救助人員累計1252人,其中不穩定脫貧戶421人,邊緣戶831人,醫療費用總計5416.2萬元,三重保障救助3294.7萬元,其他形式救助743.2萬元。(記者霍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