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據騰訊新聞《一線》報道,國內短視頻平臺快手公司確定赴港上市,并已經確定了美銀以及摩根士丹利為保薦人。
快手公司上市團隊的目標是趕在2021年第一季度掛牌,但是具體的時間表暫不清楚。
今年九月中旬,曾有外媒傳出,快手尋求在香港進行IPO,估值500億美元。對此消息,快手曾表示不予置評。2019年9月,還有媒體報道稱,快手將考慮于2020年赴美上市;此外,快手在IPO前將尋求以250億美元估值融資。
據知情人士向騰訊新聞《一線》透露,快手相關人員一直在加班準備上市材料。截至發稿,快手團隊仍未向港交所提交上市A1申請表格。按照港交所上市流程,這意味著,快手公司無法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內完成在港上市。
快手的上市計劃一波三折。早在去年底,快手就開始準備上市,并在市場物色投行,當時還曾一度希望赴美上市。但是,今年上半年,其上市進展一度停滯,直至今年年中,才重啟了赴港上市的計劃。
據了解,快手公司2019年完成了廣告收入約130億元,今年的目標預估為400億元。此外,今年九月,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在磁力引擎雙產品升級發布會上宣布,今年1-8月,快手商業化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2.5倍,頭部客戶新增2.6倍,商業化服務團隊規模增長5倍。
在用戶數據方面,馬宏彬在發布會上表示,快手日活用戶數超過3億,用戶日使用時長超過60分鐘,直播日活用戶量達1.7億,日均評論數同比增長85.3%。從快手用戶地域分布來看,一線城市用戶占比15%,二線城市用戶占比30%,三線城市用戶占比24%,四線及一下城市用戶占比31%;30歲以下年輕用戶占比70%。
關于快手赴港上市一事,截至發稿,暫未能聯系快手公司、摩根士丹利以及美銀等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