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多年,二甲雙胍原研藥格華止在糖尿病治療領域的堅實地位,讓同行望其項背。但在不久之后,這款“神藥”的市場將被攪動。一個半月之前的8月20日,二甲雙胍在第三批集采的中標價格“跳水”幅度超過90%,最低中標價格低到每片1.5分。
一款高高在上的降糖神藥,為何只賣到了幾分錢一片!有專家分析說,這是價格談判和集中采購造成的。一些企業為了參與集中采購競爭,不得不“賠錢賺吆喝”,是為了取悅政府,取悅醫院,以此換取更大“被采購空間”,換取更大“醫保藥品空間”。還有人說,這是用心險惡,想打垮競爭對手。
據了解,此次價格談判藥品競爭中,二甲雙胍緩釋片過評的藥企有19家,普通片過評的藥企達30家。過評藥企都參與了這次帶量集采。有人認為,正是競爭如此激烈,才有了降糖神藥的“近身肉搏”,才有了1.5分錢一片的價格。
醫改控費是一個大背景,是為了造福患者的。藥品的價格談判和集中采購,自然是大勢所趨,對于醫藥企業而言,當然不愿意失去這一陣地。正如一些醫藥企業說的那樣:“不能用一款藥品的價格高低,衡量得失。”《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顯示,我國18歲以上成人2型糖尿病發病率已達10.4%。而降糖神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這款藥品的價格一直高高在上,無疑會加劇患者負擔。
是的,研發藥品的付出是巨大的。但是,也需要知道的是,醫藥企業賺錢不是唯一的,還必須承擔公益屬性。說到底,研發藥品是需要造福患者的,如果因為“價格過高”而導致大多數人“用不起藥”,也就違背了藥品研發初衷。因此說,降糖神藥1.5分一片沒有那么可怕。這種做法是對“降低藥價”的良心呼喚,倒不是說都必須是“賠錢賺吆喝”,都必須是“幾分錢一片”,而是說要盡可能考慮患者感受和承受能力,而不是把“利益為重”放在第一位。
有人說,降糖神藥1.5分一片,明顯是賠本的買賣。對于這一點我想很多人都會是認可的。但是,對于醫藥企業而言不應在意“一城一池得失”,正所謂是“有舍有得”,藥品品牌的認可度,才是長久發展之計。在這里“失去”,在那兒“得到”,本身也是一種智慧。
當然,我們也需要對“良心藥”多些善意,沒必要揣測所謂的“賠錢賺吆喝”的目的,沒有那么多“險惡用心”,也沒有那么多“被逼無奈”,患者得到了實惠就是最好的。除了不要亂揣測之外,也要愛護這些企業,讓有良心的醫藥企業得以更好發展,給他們的發展創造寬松條件。降糖神藥單片1.5分錢,多些“賠錢賺吆喝”的良心藥挺好的,企業有了美譽度,而患者則有了幸福度。再說了,這也不只是“賠錢賺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