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婚姻都類似,以開放包容心態看待“兩頭婚”
2021-01-14 08:58:4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1
聽新聞

浙北及蘇南不少農村,是我國執行計劃生育政策較為徹底的地區之一。隨著當地“80后”、“90后”獨生子女長大成人,逐漸步入婚姻殿堂,這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近年來興起一種“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的“兩頭婚”模式。

記者采訪發現,“兩頭婚”較好地滿足了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的養老及精神慰藉需求,也回應了女方家庭希望傳宗接代的習俗訴求,它是一種傳統婚俗上的補充創新,彰顯出中國文化的持續性和變通性。

有學者認為,“兩頭婚”在江浙地帶的興起,讓價值上的男女平等,具化為小孩姓氏冠名權上的平等,這是一種夫妻關系平衡化的體現。與此同時,由于是較為新型的婚姻模式,也可能產生一些問題和隱患。

幸福的婚姻都類似,不幸的婚姻各有不同。我們須明白,不管哪種婚姻模式,本質和核心沒有變,幸?;橐龅那疤崾莾蓚€人都是成熟和獨立的個體,愿意以愛與責任的方式承擔新家庭的使命,愿意以“我愿意為你”而不是“你要為我”的方式“結兩姓之好”;愿意以“無論一方將來是富有還是貧窮、健康或者疾病,都愿意和他(她)擔風雨看彩虹”;婚姻不應是斤斤計較、只想獲得不想付出,也不應是男女雙方遇到矛盾時,各回各家,父母過度干預子女婚姻。

總之,在社會急劇變革和思想觀念開放包容的時期,所有制度都是為人服務的,婚姻制度需要一定的彈性空間。江浙地區興起的“兩頭婚”現象并非巧合,它是獨生子女家庭針對現實問題和自我需求創造的建設性解決方案。從這個層面來說,這種新型的婚姻模式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一定的生存空間,我們現在需要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看待“兩頭婚”現象,引導有利的一面,規避不利的一面,讓其更加健康良性地發展,讓家庭讓社會更加和諧。(記者李平、張璇)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