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班會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形式,是班主任從事班級管理的重要平臺,更是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陣地。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內容生動、評價多元的主題班會,既能優化主題班會的育人功能,又能增強主題班會的魅力,讓學生在參與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當前,部分班主任對主題班會的育人功能認識不足,把班會課挪作他用;有的班主任被動應付,把主題班會開成了“問題學生批斗會”“上級精神傳達會”“任務安排部署會”等。由于主題班會長期受思想僵化、內容枯燥、語言乏味、形式單一、評價保守等因素影響,逐漸淪為師生眼中的“雞肋”。因此,讓主題班會“動”起來,不僅是班主任工作特點和專業化發展的需要,更是學校切實履行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重要體現。
情境導入,讓學生“心動”
情境導入,是指班主任根據主題班會所表達的中心議題,結合班級實際,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描述或音像場景來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情緒的一種教學方法。恰當的情境導入,不僅能引發學生的心理共鳴,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更能有效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班會活動中,實現教與學的統一。
主題班會的情境導入,一般而言有以下方式:一是語言文字情境。班主任結合主題班會的需要,以優美、形象、貼切、生動的文字描述,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語言所描述的環境美、思想美、人文美、意境美,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主題班會中。二是圖片展示情境。主題班會中,班主任結合主題班會的意圖,精選與主題相關的圖片,通過展示,讓學生在欣賞、觀察圖片的同時,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并自覺地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三是視頻、音頻等多媒體創設情境。班主任圍繞主題班會的主旨,通過音、形、畫、行等綜合形式深深地感染學生,使他們心靈受到震撼進而主動地學習探尋。
問題探究,讓學生“思動”
問題探究,是指班主任根據主題班會的內容及需求,創設問題場景,以問題探究為中心,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論證問題、解決問題等環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思維興趣,訓練思維習慣,拓展思維張力,初步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和思維定力。
主題班會中的問題探究,班主任要根據主題班會的核心內容,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班級實際,創造性預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靈動”。通常而言,主題班會的問題探究可以:從學生的思維興趣出發,班主任可以創造趣味性強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主題班會要解決的問題出發,班主任可以創設針對性、指向性明確的問題,增強主題班會的有效性;從現實的角度出發,班主任可以結合主題創設沖突性的問題,讓學生在選擇中鍛煉自己的理性思維。此外,班主任還可以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創設具有開放性、啟發性的問題,激活學生的參與愿望,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多元合作,讓課堂“生動”
多元合作,是指在主題班會中,班主任根據主題班會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通過師生、生生、小組間的互幫、互學、互促,取長補短,巧妙地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平等意識,讓主題班會的課堂更活躍、更生動。
主題班會中的多元合作,是指在班主任的精心組織和科學指導下,圍繞主題班會的內核,充分調動學生個體、學生團隊、教師等一切積極元素,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通常而言,班主任在主題班會中可以采用下列方式:問題式合作。主題班會大多是結合學生中存在的問題而展開的,班主任在主題班會過程中設置問題式合作環節,通過師生、生生、小組間的相互提問,互為答疑解惑。表演式合作。為了活躍課堂氛圍,增強主題班會的生動性,班主任可以設置表演式的合作環節,讓學生在合作表演中體驗和感悟。討論式合作。它是主題班會中最常用的方式。班主任為擴大主題班會的參與面,增強主題班會的教育效果,可以結合主題班會的實際需要,就某一內容進行專題式討論,讓學生在集體討論中明心、明口、明行,做到知行合一。
實踐體驗,讓學生“身動”
實踐體驗,是指在主題班會中,班主任可以結合主題班會的教育需要,有組織、有準備地將教育陣地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由校內拓展到校外,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檢驗真知,體驗真知,提升情感認知和道德認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促進個性健康發展。
實踐出真知。主題班會中的實踐體驗,在堅持主體性、活動性和生活化原則的基礎上,一方面,可以采用模擬化的實踐。班主任可以結合主題班會的實踐需要,模擬真實的社會場景,讓學生擔任各種各樣的社會角色,間接實踐,間接體驗。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直接實踐。班主任可以結合當地實際,組織學生到工廠、社區、機關和教育基地等親身參與,讓他們在社會中體驗生產,體味生活,逐步提高認識能力、參與能力、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在“身動”中學會辨別美與丑、善與惡、真與假。
讓主題班會“動”起來,歸根結底需要班主任堅守立德樹人教育使命,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地解放思想,放手發動學生,引導學生,才能真正讓主題班會“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作者:胡小芳,單位:湖北省秭歸縣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