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業有專攻”,不是有了高學歷就能當老師
2021-03-19 08:41:20 來源:
1
聽新聞

貴報3月18日評論《高學歷家長“指導”教學逾越了家校邊界》,筆者讀后很有同感。高學歷家長“指導”孩子所在學校的教學,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新現象。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高學歷家長也越來越多。隨著教育事業不斷進步,高學歷家長也成為優秀的教育資源。

但是,如果高學歷家長自身定位不準,逾越“家校邊界”,反而會南轅北轍,影響正常教育工作,不利師生。“點評和質疑教師授課內容,儼然成為學校教育的‘編外教師’”,不僅會干擾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而且不利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家長對學校對老師的教學、管理有看法有建議,都可通過正常渠道與學校老師溝通,不應在孩子面前臧否教師、質疑學校。那樣會有損師生關系。有的高學歷家長望子成龍,老師還未講課,家長提前教了,老師講時學生聽得不耐煩,甚至滋生優越感,進而對同學鄙視,損害同學友誼。

“術業有專攻”,不是有了高學歷就能當老師。陳景潤雖然有大學問,但講課是他的弱項。筆者在北京四中上學時,教物理的老師十分了得,聽他行云流水的講課很享受。他講課時沒有連篇累牘的說教,而是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令人受益匪淺。但是,這樣的講課技術不是有了高學歷就能做到。國家設置師范學校、師范大學培養教師,正是因為“師”是有“范”的,家長也應認識到這一點。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