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回天地區短板,年底將再增幼兒園學位1620個
2021-05-17 08:33:50 來源:北京青年報
1
聽新聞

位于地鐵5號線天通苑站東側的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一樓是清新典雅的書店,午后時光,不少市民在這里安靜地看書。樓上的舞蹈室里,附近的居民身著統一服裝在認真排練。隨著非遺展廊、文創產品店、文化工坊等逐步投用,讓本月初剛剛試運營的中心文化功能更多元。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總建筑面積35247.98平方米,地上4層、地下2層。中心包括文化藝術駐創空間、小劇場戲劇孵化基地、大劇院、電影放映廳等,有望成為周邊區域的文化新地標。

近年來,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正在不斷補齊。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總面積約63平方公里,包括一鎮六街道、133個社區和村,常住人口81.4萬人,是上世紀末期北京城市化進程中形成的超大型居住區,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欠賬較多。同時,回天地區又位于連接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的中間地帶,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

本市于2018年8月發布回天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優化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重點破解難題、補齊民生短板。三年來,多個方面都取得階段性成效。在織補城市功能方面,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共安排教育32項、醫療6項、文體7項、養老福利8項、交通28項、市政19項、園林10項、社會管理7項。截至目前,項目全部開工,累計完工64項、投用53項。

具體來說,教育方面,累計完工教育項目17項,增加學位5660個;醫療方面,建成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增加病床200張,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擴建、清華長庚醫院二期正在加快建設;文體方面,新增天通苑體育館、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2處區級文體設施新地標;養老方面,8項養老設施全部投用,增加機構養老設施5處、社區養老驛站22處。

改善城市環境品質方面,統籌推進疏整促專項行動。回天地區清退騰退區域性市場及物流中心25個,常住人口恢復至2014年水平,區域環境壓力逐漸減輕。為最大限度留住人才、激發活力,昌平區還花大力氣通過有償移交形式收回天通中苑約68萬平方米的閑置樓宇,正在織補轉換人才公租房、產業空間等設施。其中,人才公租房及地下車庫項目已進場施工,可提供集體宿舍、人才公寓等2300余套、地下停車位2600余個,預計6月完工。

2021年是回天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優化提升兩輪行動計劃的銜接之年,昌平區共安排教育、交通、市政、社會管理等領域75項重點項目。截至目前已開工慢行系統二期等13項,完工天南街道綜合服務中心、天北街道綜合服務中心2項,投用回天地區綠地微提升、天北街道派出所2項。預計到年底可再完工9個、投用31項,增加幼兒園學位1620個、醫療及養老床位1200張、人才保障房2306套及配套停車位2616個,持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