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水安全,值得高度警惕
2021-06-07 08:32:04 來源:湖北日報
1
聽新聞

夏季已到,“親水”成了人們喜愛的消暑方式。每年夏季,溺水的報道不在少數,尤其兒童是“重災區”。統計顯示,我國每年0-14歲兒童死于意外傷害事件中,因溺水身亡的兒童占相當比重,甚至遠高于同期死于交通事故的兒童。

親水安全,值得高度警惕。

孩子對意外的防范意識不強,而且當溺水時,一般很少有猛烈的拍水掙扎或大聲呼救。戲水時,最應留意的就是突然安靜的人。

武漢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張芙蓉介紹,很多人以為溺水的人都會大喊大叫、驚慌失措,實際上,很多時候溺水者只是靜靜地站立在水中,或者好像在水里垂直爬一個隱形的樓梯,而不是平躺在水里。溺水者的頭部大多數在水面上,嘴巴有時候在水外、有時候在水里,一上一下好像冒泡。

小孩在戲水時會發出很多聲音,孩子突然安靜了,需要趕緊查看。溺水者不會呼救,這是因為人溺水時,嘴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間沒有時間呼氣、吸氣,自然無法呼救。此外,溺水者也無法揮手求救。他們大多只能本能地將雙臂伸到兩側,向下壓,力圖讓嘴巴浮出水面。

溺水者很可能看起來不像溺水,他們看起來可能只是抬頭在看天空。這個時候你要問:“你還好嗎?”如果他們能回答,才能排除險情。

萬一自己溺水,在等待救援地過程中,要保持鎮定,盡量將頭后仰、口向上,口鼻露出水面后進行呼吸呼救。千萬不要把手上舉胡亂打水,以免身體下沉;雙手劃動,觀察施救者扔過來的救生物品,迅速靠上去。

當施救者游到自己身邊時,應配合施救者,仰臥水面,由施救者將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帶。

溺水后保存體力,等待救援至關重要。及時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要脫掉衣服,因為衣服能產生一定的浮力。當然,會游泳的人如出現肌肉疲勞、抽筋等意外情況時,也應采取上述自救辦法。

如何施救溺水兒童

溺水兒童上岸后,大人首先檢查呼吸,查看是否還有生命跡象。可以輕拍病人面部或肩部,并大聲喊叫名字或其他稱呼。如果沒有反應,說明意識已喪失。

其次,千萬不要“倒掛控水”,“控水”在溺水急救中沒有任何幫助。進入肺部的水并不易“倒出”,“倒出”的大部分是胃內容物(包括胃內的水還有食物殘渣),反而增加發生誤吸的風險。

如果溺水者已經呼吸心跳驟停,需要馬上心肺復蘇。心肺復蘇是對呼吸停止、心跳驟停病人的一種急救措施,當人突然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時,必須在4至8分鐘內建立基礎生命維持,保證人體重要臟器的基本血氧供應,直到建立高級生命維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復為止。

具體做法是使孩子仰臥,救護者一手捏住孩子的鼻子,另一手托著他的下頜,吸一口氣,然后用嘴對著孩子的嘴將氣吹入。吹氣5次,再進行胸外按壓30次,隨后2次吹氣,繼續30次胸外按壓,如此循環。胸外按壓時,以左手掌根部緊貼孩子的胸骨下端劍突以上(即胸部下正中處),右手掌根重疊放在左手背上,雙臂伸直垂直按壓,切忌用力過猛,以免損傷胸骨,深度大約為5厘米,至少達到100次/分鐘頻率,以為下一步救援爭取時間。(

胡蔓)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