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人報名參選,30人最終中選,而其中有17人來自中國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CUBA),所有的數據都創(chuàng)造了歷史新高,但外界最關注的,還是這些從大學校園進入職業(yè)體育的大學生球員。
7月18日,2021CBA選秀大會在青島舉行,“狀元秀”雖然是來自NCAA加州州立大學富爾頓分校的王翊雄,但“榜眼秀”和“探花秀”,分別由北京大學的趙柏清和中南大學的黎璋霖斬獲,其他的大學生球員,諸如欒利程、黎伊揚、李瑋顥、齊浩彤、張殿梁等,在CUBA大殺四方的球員,他們的選秀順位也不低。
“今年應該是一個選秀大年,”前北京首鋼男籃隊長、現(xiàn)清華大學主教練陳磊就曾這樣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我覺得至少有10個球員,可以打上CBA聯(lián)賽。”
最終的結果,比陳磊預計的還要好——17名大學生球員被10家CBA俱樂部選中,這說明大學生球員越來越受到職業(yè)俱樂部的關注和認可。
2015年,CBA聯(lián)盟第一次舉辦選秀大會,那是中國職業(yè)籃球聯(lián)賽第一次對包括大學生球員在內的非職業(yè)球員敞開懷抱。當時,只有20人參加報名,最終也只有手握“狀元簽”的北控男籃,象征性地選中了來自西北工業(yè)大學的方君磊。
這不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卻打開了一扇門。之后,參選球員、中選球員逐年攀升,而其中,大學生球員的數字,也從1開始,一路攀升,直到本次選秀大會的多達17人。
本次選秀大會的“榜眼秀”趙柏清就表示,自己經常會向師兄王少杰取經——同樣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的王少杰是去年的選秀狀元,他現(xiàn)在已經是北控男籃的主要輪轉球員,并代表中國男籃參加了不久前結束的奧運會落選賽。而陳磊的弟子、清華大學眼下最被看好的大學生球員鄒陽,也已將自己的目標鎖定在加盟CBA俱樂部球隊上。
而像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張陳治鋒、偰李永煒、石奎,湖南地質中學的賀趙杰等一批年輕的高中球員,同樣期待自己可以通過大學的錘煉,然后進入到職業(yè)聯(lián)賽的賽場。
從鮮有人問津,到如今炙手可熱,CBA選秀大會正在經歷著迅猛發(fā)展的過程。正如CBA聯(lián)盟首席執(zhí)行官張雄說的那樣:“CBA選秀大會,已經成為籃球體教融合的良好示范,成為港澳臺球員、其他路徑培養(yǎng)出來的球員躋身CBA的寶貴機遇,當然也成為CBA聯(lián)賽自身不斷吸納新鮮血液、壯大發(fā)展的重要通道。”
不過,發(fā)展固然可喜,但和外界對CBA選秀的預期,還有著很大的距離。
一方面,今年CBA選秀之所以成為“大年”,聯(lián)賽賽制可能的變化,是不能忽視的因素。如果不能使用外援,就意味著各家俱樂部要有一定數量的儲備人才,以備不時之需,大學生球員顯然是解決即戰(zhàn)力最有效、也是最經濟的方式——今年選秀球員將和俱樂部簽訂新秀合同,年薪15萬元人民幣起,“狀元秀”工資為50萬。
另一方面,雖然選秀愈發(fā)得到職業(yè)俱樂部管理層的重視,南京同曦俱樂部總經理霍楠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自己為了了解球員,“電話、微信不下100個”。但在絕大部分優(yōu)秀運動員,仍出自俱樂部青訓體系的背景下,職業(yè)籃球體系對學生球員和校園籃球的了解和認知程度,仍然比較有限。每一屆選秀大會,也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遺珠”。(楊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