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內本科階段錄取工作已經結束,面向外省的本科階段錄取工作也即將收尾。7月27日記者在多方采訪中了解到,在錫三所高校在省內錄取的生源質量穩中有升,市校共建程度日漸加深,成為促進地方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省內錄取生源質量穩中有升
今年是江蘇高考綜合改革落地的第一年,江南大學在省內錄取人數為1022人,約占招生計劃總數的20%。該校7個院校專業組一次性投檔計劃滿足率達到100%,專業滿足度與往年相比創新高。該校招生就業處李金杰介紹,今年學校物理等科目類錄取的最高分608分,對應位次5310名,歷史等科目類錄取最高分589分,對應位次3063名。
無錫學院成功轉設為公辦本科院校后首次招生,在省內錄取工作迎來“開門紅”。該校在省內普通本科批次共錄取1028人,加上藝術類提前錄取2小批錄取的46人,一共錄取了1074人,較去年增加了253人,進檔考生全部錄取。“今年歷史等科目類和物理等科目類的投檔分數的位次較去年都有了大幅提升,生源質量越來越好!”無錫學院招生辦公室主任段喜萍說。該校歷史等科目類最高錄取分數為540分,錄在法學專業。物理等科目類錄取的最高分達到523分,在物聯網工程專業。
無錫太湖學院今年面向全國招收2021級新生5450人。該校老師表示,學校招生規模、投檔線均名列省內同類高校之首,普通類專業一次性投檔計劃滿足率達100%。其中物理等科目類最高分錄在了人工智能專業,達到489分,歷史等科目類最高分錄在了護理學專業,為518分。
高校專業布局緊跟城市發展需要
在新的高考模式下,越來越多考生在選擇專業時兼顧“擇己所愛、擇己所長、擇世所需”,對專業的認知及自己的目標很清晰。三所學校的熱門專業多是優質專業,與國家戰略需求以及地方產業發展相契合。
圍繞新一輪的市校共建,江南大學、無錫學院、太湖學院緊貼無錫產業發展需求,今年新設的多個專業首次招生就受到考生認可。江南大學新增的機器人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四個專業,社會需求量高,生源質量好。無錫學院新設的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錄取最低分均達到489分,平均分分別達到491.5、490.7分。太湖學院新設置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康復治療學和跨境電子商務四個專業考生報考也十分踴躍,一次性投檔計劃滿足率達100%。
江南大學統計數據對比可見,無錫考生對江南大學的認可度逐年提升。2020年錄取無錫生源人數較2019年提升了33%,今年較去年再提升11%。今年無錫生源數達到江蘇總錄取人數的14.2%。
(陳春賢、李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