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巧立名目亂收費”“升學擇校小算盤 嚴重引發教育焦慮
2021-08-20 09:47:32 來源:南方日報
1
聽新聞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1至2022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等37項競賽列入其中。這是自2019年教育部對全國性競賽活動實行清單管理制度以來,我們連續看到第三年公布的競賽名單。

不可否認,適度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但各類競賽過多過濫、山寨社團層出不窮、培訓機構摻雜其中,也增加了學生的課外負擔。不僅如此,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全國性表彰、掛牌、命名、論壇等違規活動,還大都打著“巧立名目亂收費”“升學擇校相掛鉤”的小算盤,這些問題嚴重引發教育焦慮,影響教育生態,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早就到了猛藥去疴之時。

三年以來,中小學生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分別是29項、35項、37項,總量差別不大,但細看內容,每年都有競賽被剔除,一些項目被列入。這樣一種清單管理制度,非常鮮明地發出了信號,對于不在名單上的全國競賽,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中小學校、各類教育機構一律不得組織承辦。顯然,這有利于從嚴控制、嚴格管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必將助力競賽回歸育人初衷。

今年競賽項目大幅調整,教育部尚未給出明確理由,但從過往經驗看,不難弄清楚它的邏輯主線。比如2019年,有三項競賽入選后被取消資格,依據便是教育部強調的三項原則:不得以營利為目的,做到“零收費”;堅持自愿原則,面向中小學生平等開放,不得面向參賽者開展培訓;競賽結果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標準……通過強調競賽活動的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科學性、嚴謹性,可以更有力地向主辦方傳導壓力,如果不能承擔起主體責任,隨時有可能名落榜單;也只有積極配合政策導向,才有可能良性健康發展。

白名單也再次給家長們提了一個醒,不要過度迷信競賽作用,陷入無腦焦慮。今年曾有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參加“葉圣陶杯”華人青少年作文大賽,一萬元可以保獎。但實際上,此“葉圣陶”非彼“葉圣陶”。白名單清清楚楚顯示,很多“小升初”家長趨之若鶩的“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僅限高中生參加,小學生獲得的相關“獎項”是不被承認的。家長們務必要擦亮眼睛,不要被社會機構牽著鼻子走。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被剔除的競賽項目動起了歪腦筋。比如前幾年,“華杯賽”被取消后,換了個“‘華羅庚金杯’青少年研學行活動”的馬甲,仍然大受追捧。其原因在于,雖然不少顯性加分已取消,但手握證書,依然是評優評先、出國申請等的“加分項”。只要這一功利化的動因不破除,各種競賽仍然有可能層出不窮。相關部門要在這方面加強監管,突出育人導向,避免隱性加分損害教育公平。(扶青)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