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學校長兒子在西藏報名高考,被舉報違規,而且確因違規,被取消2021年在藏報考資格。衡中教育、援藏政策、高考公平等話題交織在一起,讓這條新聞格外引人關注。
據澎湃新聞報道,衡水中學校長郗會鎖于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任西藏阿里地區援藏干部。2018年3月,郗會鎖之子郗某某落戶在阿里地區。根據現行政策,如果郗某某想以援藏干部子女身份在西藏報名高考,要么郗某某高中階段學籍在藏并且在西藏實際就讀1年以上,要么郗會鎖援藏滿3年或承諾援藏3年。
如果郗某某或郗會鎖做到了任何一項,那么郗某某在西藏報考都無可厚非。事實卻是,郗某某高中一直就讀于衡水中學,郗會鎖援藏只有一年多。援藏時間不夠,又想拿著衡中的高分去和教育欠發達地區學生爭搶進入好學校的名額,好事還都讓這一家人占了?知名中學校長帶頭違規,讓衡中、西藏乃至全國起早貪黑懸梁刺股的莘莘學子情何以堪?西藏自治區教育考試院日前回應稱,郗某某2021年的西藏高考資格已被取消,且本人知道此事。處理危害高考公平的違規行為,就該這樣干脆利落。
對這件事的討論不應止于批評違規。高考是實現教育公平乃至社會公平的重要制度,高考制度是否公平,關系無數人的前途命運。當前,我國各地教育資源和錄取條件差異較大,高考競爭強度不同。既不違反規定,又有能力給孩子“移民”或者讓孩子享受更有利的高考報考政策,相信是很多家長的樸素心愿。可是,“高考移民”確實會讓孩子比同齡人離終點更近,對其他沒有類似能力的家庭來說,不是一件公平的事。人們常說,公平都是相對的,然而事關高考,制定和落實政策不能不格外審慎。
因此,教育考試院申明“援藏滿3年或承諾援藏3年”的前提條件很有必要。嚴格控制優惠政策適用范圍,有利于發揮出鼓勵援藏的積極作用,也打消一些人名為援藏實為謀私的歪腦筋。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有網友反映西藏林芝存在“高考移民”不實際就讀的情況,林芝已對不符合實際就讀規定的8名學生取消在藏高考資格。說到底,收緊高考報考條件仍為治標。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拉齊教學水平,豐富教育資源,才是維護高考公平的治本之策。(篤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