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家長,我就是新生。”近日,一段多名中年人出現在山東一所高職院校新生報到現場的視頻引發熱議。視頻中稱,這些“新生”都已經有40多歲了。
9月5日,這所高職院校的工作人員證實,近兩年確有不少“大齡學生”來該校“回爐”讀書。
視頻中的學校是位于山東濰坊的山東交通職業學院。北青報記者5日從該校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視頻中的情況屬實,該校今年招收了多名三四十歲的新生,其中包括4名40歲以上的學生。
工作人員介紹,根據相關規定,職業學校除了通過傳統的招考方式招生外,還可以針對企業員工和退役人員實施單獨招生,由學校自主錄取學員,這次來學校報到的幾名“大齡新生”都是通過企業員工這一渠道錄取的。
“來報名的企業員工往往會選擇路橋工程方面的專業,這些人一般都是幾十年前就投入到這個行業的,當時因為條件所限,有些人并沒有接受過工程方面的培訓,在工作之后,通過實踐來學習工程知識。”該工作人員表示。
視頻中42歲的“新生”王衛東向北青報記者表示,他已經在山東的一家路橋公司做了16年會計,“我從事工程行業,平時都在工地里工作,雖然不負責修路架橋,可每天都要接觸這些工程,因為缺少相關知識,曾經鬧出過笑話。所以我就想通過單獨招生上大學的機會,學習一下工程類知識。”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的工作人員向北青報記者表示,近兩年都有“大齡學生”來到該校讀書。“很多時候,周一到周四‘大齡學生’也要和其他學生一樣集中學習,去年有一位‘大齡學生’,周一到周四在學校上課,周末要從學校所在地濰坊趕回他上班的城市青島,去處理公司的事情。周一他還要再回到學校,繼續上課。”工作人員表示,與此同時,要想能長時間地集中學習,“大齡學生”也必須獲得單位的支持。
“在教學上學校盡可能采取了特殊的形式,比如安排他們更多地利用假期、周末來進行學習,或者讓他們通過網絡在線上課,盡量平衡他們的學習和工作。”該工作人員稱。
此外,工作人員表示,學校還會安排交流,鼓勵這些“大齡學生”將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實踐經驗分享給年輕同學們,“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年輕學生和社會的聯系,有助于他們未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記者屈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