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系學生為村民生火做飯 村委會:做出的菜品很可口
2021-10-14 08:59:31 來源:北京青年報
1
聽新聞

近期,山西省遭遇秋汛,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現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秋季最強的降水過程。13個市(縣區)降雨超過200毫米,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19毫米。其中,太原南部汾河中下游的介休市南橋頭村、宋安村受到汛情影響設置緊急安置所。10月13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安置所附近的介休市聯華電子職業學校烹飪系了解到,在臨時安置點,學校烹飪系的13名學生最近幾天為兩個受災村莊近4000名村民志愿生火做飯,烹飪菜品。在具體的菜品上,主要有蓋飯、炒面和家常菜。

烹飪系學生為村民生火做飯

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現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秋季最強的降水過程。降水主要集中在4日至5日,降雨中心在呂梁、臨汾、晉中三市交界處一帶。13個市(縣區)超過200毫米。位于太原南部汾河中下游的介休市也受到了汛情的影響。10月13日,北青報記者聯系到介休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溫女士介紹,10月2日到10月7日,介休市連下了5天雨,導致汾河水位上漲,附近的部分村莊進水。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在汾河中下游的南橋頭村、宋安村兩個村莊受汛情影響為村民設置了緊急安置點。兩個臨時安置點附近的介休市聯華電子職業學校的趙老師得知災情后,帶領烹飪系部分學生前往安置點,為村民志愿生火做飯,烹飪菜品。

主供蓋飯、炒面和家常菜

趙老師告訴北青報記者,10月8日國慶假期結束返校時,她發現受汛情影響,學校附近新增了應急安置點,于是便向學校申請提出帶領烹飪系部分學生前往安置點,給村民做飯。“我們學校的烹飪系學生炒菜熟練,這次受到汛情影響,學校附近的南橋頭村和宋安村新增了臨時安置點,我覺得可以為安置點的村民做飯,為防汛工作出一份力,就向學校提出了申請。得到學校同意后,我和另一位老師帶領烹飪系的13名學生前往了安置點。”

10月8日,兩名老師和13名學生攜帶著鍋、碗、瓢、盆、刀、叉、鏟、勺等各種炊具來到了安置點。同學們身穿白色烹飪服,頭戴黑色廚師帽,分工有序,有的洗菜,有的切墩,有的翻炒,“我們的學生烹飪比較專業,幫助安置點的工作人員準備近4000名村民和救災志愿者的午餐及晚餐。”趙老師介紹,烹飪的食材由安置點提供,同學們主要負責烹飪加工工作。在具體的菜品上,趙老師介紹,主要有蓋飯、炒面和家常菜。

“做出的菜品很可口”

宋安村村委會工作人員冀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學生們在8日當天攜帶炊具趕來幫忙,給救災工作提供了很大幫助。“介休市聯華電子職業學校的老師告訴我,他們學校的學生可以來幫忙做飯,我們感覺非常好就同意了。學生們來了之后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之中,他們洗菜、切菜、炒菜都很嫻熟,干活很利索,做出的菜品也很可口。”

冀女士表示,這幾天同學們的工作非常辛苦,同學們志愿做飯的行為令村民們非常感動,“他們的工作真是幫了我們大忙,很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

趙老師表示,這幾天學生們都是早上8點到,晚上8點回到學校,每天回到學校,同學們一天忙碌下來,身上都臟兮兮的,也都很疲憊,“但是他們跟我說,能為防汛出力,為村民做飯,他們感覺很開心”。除13名志愿做飯的同學外,學校的很多同學都希望能夠為防汛工作幫忙。“現在還有5名學生在安置點志愿做飯,災情結束后,學生們再返校上課。”(李鐵柱)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