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眼保健操對近視防控到底有沒有用?
2022-03-22 16:12:35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1
聽新聞

眼保健操,是適度按摩眼周穴位,以期達到增加眼部血液循環、減輕疲勞、減緩近視眼的目的。眼保健操在我國中小學已經實施了大約50年了,目前全國所有的學校都要求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和手法做眼保健操。學生每天至少做一次,每次5分鐘。

眼保健操對兒童近視防控作用有多大?

北京同仁醫院的研究者(2015)對190名10-14的兒童,隨機分為3組:標準眼保健組(由中醫指導);假眼保健組(指導非穴位按摩);閉眼組(只閉眼不做眼保健操)。結果發現標準眼保健組兒童的調節滯后(-0.10 D)優于假眼保健組(-0.03 D)和閉眼組(0.07 D)。但是這種差異實在太小了,可認為有統計學意義而無臨床意義,作者也提出從長遠來看,眼保健操在近視防控上的效果是不夠的。接下來研究者又對201名兒童(平均12.7±0.5歲)中進行的研究(2016)中,跟蹤2年后發現眼保健操與近視風險、近視進展之間不相關。其中,即使是高質量做眼保健操組在2年間也只比不做眼保健操組近視少進展了0.15D(2年少近視了15度,臨床意義不大)。

2020年3月發表的一項大規模研究認為:眼保健操對兒童視力無影響。

研究者在252所隨機選擇的農村學校開展了隊列研究,隨機選取了19,934名農村兒童進行篩查,其中2374名近視(11.9%,平均10.5歲)連續追蹤了21個月。其中1217名(58.2%)兒童在上學期間做眼保健操,874名(41.8%)沒有。在9個月和21個月后進行了跟蹤調查,采用傾向-評分匹配(propensity-score matching ,PSM)、多元線性回歸和邏輯回歸分析,結果發現兒童是否做眼保健操并不影響裸眼視力(不能提高視力)。注:隊列研究是將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為不同的亞組,追蹤觀察兩組或多組成員結局(如疾病)發生的情況,比較各組之間結局發生率的差異,從而判定這些因素與該結局之間有無因果關聯及關聯程度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是一種由因到果,能確證暴露與結局的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

傾向評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是一種統計學方法,可以減少偏差和混雜變量的影響,以便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更合理的比較。

小結

2015、2016年的兩個對兒童做眼保健操的研究顯示:做眼保健操雖然可以減少調節滯后——但實在太少了,沒有臨床意義;而且眼保健操與近視風險、近視進展之間也不相關。這兩個研究的樣本量不大(分別是190和201名兒童),而2020年3月的文章追蹤了2374名兒童,仍然發現做眼保健操不能提高兒童的裸眼視力。

目前對近視研究的焦點還是在正視化,周邊離焦,多巴胺等機制,而眼保健操看似還沒法和這些機制關聯起來……

我們認為眼保健操是一套不容易準確實施的穴位按摩技術,即使是有用的,兒童也很難按準穴位,即使是按準了穴位也很難控制按摩力度……太多無法量化的因素、太多不確定性,要搞清楚眼保健操是否有用這一難題還真不容易。

(作者:梅穎,單位: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園區美視美景眼科中心)

標簽: 最新研究眼保健操對近視防控到底有沒有用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