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當外出務工的人們已前前后后的奔赴自己的目的地時,當還在老家鄉下繼續以種養植為生的農人下地耕種時,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農村的溝溝壑壑或山山嶺嶺間,有一群老師在不知疲倦地忙碌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為“義務教育有保障”工作再上一道保險閥。
“在家里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怎么樣,有什么困難和問題需要幫助嗎?”“今年爸爸媽媽有沒有外出打工?到哪里打工?”“在學校的時候有沒有享受過什么資助,享受了哪些資助?”等等,這些問題在某個鄉鎮有個性,但在某些鄉鎮有共性,為了保險起見,進入任何一個學生家里家訪時,這些問題都會被問到并做好記錄。尚寨中學潘自華老師說,自縣教科局組織開展“千師進萬家”大走訪活動以來,他做的家訪記錄就有幾十頁,涉及到學校教育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我們開展的這次‘千師進萬家’大走訪活動,目就是要想盡一起辦法把學生留住,讓學生繼續求學,從而阻斷貧困在貧困山區代際傳遞!”鎮遠縣教育和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力說。據了解,鎮遠縣開展的這次“千師進萬家”大走訪活動,是為貫徹落實貴州省“沖刺90天打贏脫貧攻堅教育保障殲滅戰”會議精神。家訪嚴格按照“五查四比對四臺賬”的標準,著力開展好打贏90天教育保障“殲滅戰”,全縣義務教育階段每一所學校的教職員工都領有任務。
都坪鎮地域廣,學生居住分散,道路坡高路陡,但并沒有阻擋老師們做好家訪工作的信心和決心。白天,都坪小學的老師通過徒步、騎摩托車、電瓶車、拼乘私家車等方式,走村串寨深入學生家庭,解學生家庭情況、生活情況和“空中黔課”學習情況;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四類人員”進行信息核實,作好學生資助政策宣傳;晚上,老師則在家整理資料,完善學生信息臺賬,確保學生資助信息精準、資助工作落實到位。“我校共有846名學生,54名教師全都加入到這次大走訪中,有些學生家離學校較遠且路不好走,有時老師們一天只能走訪5、6個學生,估計還有要用一個星期,我們就能走訪完所有學生。”都坪小學校長楊勝芳告訴記者。
鎮遠三中是城區一所寄宿制學校,學生分散在全縣的12個鄉鎮。在學校精心組織和黨員教師的帶領下,全校教師組成8個“小分隊”,開展實地走訪和線上家訪活動,把全縣12個鄉鎮51個行政村420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訪了個“遍”。“走訪期間,我們認真核對學生信息資料,準確地掌握了學生居家學習和生活情況,送去了學校的關心關愛!”鎮遠三中教師周曉波說,同時,及時宣傳了控輟保學和學生資助政策,對留守、厭學等易輟學生做心理疏導和思想教育工作。家長們都很熱情,很配合工作,我們對打贏脫貧攻堅教育保障“殲滅戰”充滿了信心。
這次大走訪活動從4月8日開始的。至本月底,全縣83所中小學(含完小、村點校)2080名教師以及縣教科局機關干部職工通過地毯式入戶開展家訪工作,把義務教育階段的34165名學生家庭走一遍。“通過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動員工作和國家資助政策宣傳工作,使得為數不少在思想上有厭學情緒甚至萌生了棄學想法的學生愿意繼續到校完成學習,為脫貧攻堅和全面同步小康打下了堅實基礎!”楊力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景應忠 通訊員 范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