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師范大學: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學術價值觀
2020-05-20 14:13:57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日前,江蘇師范大學公共選修課“學術規范與論文寫作”正式開啟線上教學,一經推出,就受到許多研究生的歡迎。

從正式入學到順利畢業,這門課程所帶來的“虹吸效應”已經貫穿研究生培養始終。通過課程培養、巡回宣講、朋輩互助等形式,為江蘇師大研究生營造了良好學術研究環境,成為研究生課程思政的特色樣本。

回應關切,瞄準前沿

“老師,外文相關資源庫到底怎么用?有沒有什么在線查閱的技巧?”研究生竇新對英語論文寫作規范有疑問,便早早向“學術規范與論文寫作”任課教師、研究生院副院長王帆提出咨詢。王帆當即作出回應,并給出了詳盡可操作的建議。

王帆坦言,受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研究生需要在線查閱相關外文資料。“有些資源庫很好用,但研究生不了解或不會使用,我們將會針對這些內容重點講授,以此回應研究生們的科研關切。”王帆說。

如何瞄準當下學術熱點?如何把準學生關切點?該課程負責人、江蘇師大黨委研工部部長王本賢認為,這主要得益于一支高水平的課程師資團隊。“16名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碩士生導師組成教學團隊,定期開展集體備課,討論分析當下學術熱點,充分開展調研,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學術價值取向。”王本賢說。

據了解,課程按文理科分別設班,以專題講座的形式授課,采取案例教學和討論式教學等方法。自2018年9月,課程組率先將科研育人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來,課程的選課率達87%。

點播定制,深入第二課堂

日前,江蘇師大智慧教育學院特別邀請孫配貞副教授為研究生開展“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線上專題講座。不同的是,這個講座是學生主動點播、學院專門定制的。

“這次講座有針對性地解決了我論文撰寫過程中的關鍵疑問和薄弱環節。”研究生毛文秀說。

“學院選題,專家親臨,為了達到課程培養的深度效果,我們更開啟了豐富且深入的第二課堂。”該校研究生院院長黃德志介紹,各學院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課程中的一項內容作為本單位研究生學習重點,課題組安排專門教師開展巡回宣講。“3年來,第二課堂使近3000名在讀研究生受益,基本實現了研究生群體全覆蓋。”黃德志說。

不僅如此,學校為了建立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立體化格局,由研究生院牽頭,持續深化研究生培養導師負責制,充分調動、發揮指導教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研究生在日后專業學習和科研訓練中繼續內化教育成果,規范科學研究方方面面,培育研究生學術道德素養。

朋輩教育,營造德育生態鏈

“學長,請問論文投稿期間,編輯還沒聯系我,我能不能投給其他期刊,該怎么處理?”作為“學術規范與論文寫作”課研究生助教團成員,周義把學弟學妹們關注比較集中的問題匯總后快速回復,并在第一時間把問題集中報送給課程組。

“與其說我是研究生助教團成員,不如說是一名有志于傳播普及學術道德規范的志愿者。我們參與了教學大綱制定、備課、課堂教學以及后期宣講、課程錄播等各個環節,不僅幫助了學弟學妹,還鞏固深化了自身課程學習成果。”周義說。

為鼓勵研究生帶頭參與并在學生群體中傳播學術道德正能量,課題組還啟動了朋輩教育計劃。“通過從朋輩視角答疑釋惑,廣泛傳播學術道德相關知識,幫助更多研究生在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時提升學術道德素養。朋輩教育結果反饋給課程組,成為課程改進完善的參考依據。”黃德志說。

得益于對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有力探索,在課題組的推動下,江蘇師大還出臺了相關文件,制作研究生“學術規范與論文寫作”誠信簽名墻,真正使之融入到研究生校園生活與學習中。

“這不僅是一門課程,還是我們開展研究生教育同課程思政緊密結合的有益探索,幫助研究生樹立正確學術價值觀,使之成長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高端人才。這體現了新時代背景下對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引領性。”江蘇師大副校長蔡國春表示。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