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神獸”開學,家長們在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又要開始面臨線上線下無縫銜接。面對復學復課帶來的學業對接壓力,好好說話,成為親子溝通中的一個痛點,父母和孩子如何做好親子溝通?代表委員們紛紛支招!
良好的親子溝通讓家長事半功倍
全民抗疫的超長假期,仿佛一場家庭教育大考,考出了不同親子關系的質量。為什么有的家庭度日如年,盼著“神獸”早日出籠,在危機中兩代人都身心疲憊;有的家庭甘之如飴,享受難得的相伴時光,獲得了親子關系升級的契機?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給出了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秘訣”。唐江澎認為,親子溝通不能只講學習。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家長要控制自己的表達欲望,豐富親子之間的話題語境,不能只盯著孩子“課認真聽了沒”“作業認真做了沒”。他認為親子溝通的最高原則,就是堅持“效果導向”的話語傳遞。“家長要思考,自己的表達是否有效。如果無效,就千萬不要再說了。叨叨嘴習慣了,很容易變成只顧自己表達情緒以及單向度的話語傳遞,引起孩子反感。”“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家庭教育方法也應當是獨特的。一種教育方法,放在這個孩子身上可能有效,但放在另一個孩子身上,就可能會一團糟。”唐江澎舉例說,有家長認為“要讓孩子好好學習,就不能給他好臉”,甚至孩子有一次考不及格家長直接就把書包扔到了河里。這是一種很危險的方法,并不適用于所有孩子。“親子關系出現矛盾時,家長最應該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順著天性去找解決辦法,而不是逼著孩子達到父母定的成功標準。”
給孩子做好表率是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陰中學校長皇甫立同也同樣關注親子關系問題?;矢α⑼f,疫情期間有些家庭親子關系不是更融洽,而是更緊張了。“這些現象背后,反映出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當對未成年人成長以及家庭、社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皇甫立同表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實際上是根的教育,根部出問題了,孩子的培養就不會一帆風順,家長有責任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他認為,家庭教育是人才培養的奠基工程。尤其在當下,家庭教育作為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并立,現代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給孩子做好表率,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當然,家長也要不斷學習。為此,皇甫立同建議,開辦婚前、生育子女前、孩子上學前、中高考之前的家長學堂。比如,孩子上學前、上學過程中特別是中高考前也相應做好家長的教育觀、成才觀、學習觀、世界觀、價值觀方面的培訓,家長要用動態的、發展的、未來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長。
提高家長教育能力做“合格父母”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南開區政協副主席許洪玲建議父母持合格父母證上崗。許洪玲建議,在社區舉辦家長課堂。建立“家長教育指導工作室”,面向適齡兒童家長,聘請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經驗的志愿者作為老師。針對準備入小學的家長開展相關課程教育,頒發“合格父母”上崗證隨學生檔案入學。在校內建設“家長學校”。探索“家長教育”之路的建設,特別是針對有問題傾向的學生家長,建立一對一的授課方案,有針對性的解決實際問題。以定期講座、案例分析、現場模擬等形式授課,在監護人群中樹立正確家庭教育觀念。加強對“準父母”的教育培訓。從準備上崗的準父母抓起,讓準媽媽們和準爸爸們有充分的“生”和“育”并重的思想準備。“備育學院”培訓內容可以結合“備育”特殊階段,增加孕期和產后抑郁和焦慮癥的預防和康復、媽媽身心健康、嬰幼兒保健知識、預防接種疫苗常識和嬰幼兒心理學等。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洪宇認為,應通過加快立法提升家庭教育地位、明確家庭教育核心內容、擴大公共服務供給、規范家庭教育行為,從制度層面推進解決家庭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促進家庭教育工作持續發展,為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法治保障。周洪宇建議,建立告誡制度、家庭教育的督導評估與問責制度。針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不當家庭教育行為,為了有效制止父母以家庭暴力形式教育子女。加大對家庭教育評估和監督,建立視導、督導和問責制度。同時,明確對家庭教育主管機構的監督及在家庭教育中出現的違法行為的處理機制。
親子溝通,你有什么小妙招?
快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吧~
文章來源:本文由中國教育新聞網彭詩韻綜合整理自新華社、中國教育報、人民網、中國新聞周刊、現代快報、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