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今日市值對比 騰訊股價收報498.6港元,市值達到4.76億港元
2020-07-02 15:01:21 來源:覽潮網
1
聽新聞

6月中旬以來,騰訊的輿論熱度不減。

一邊是馬化騰、劉熾平等股東的持續(xù)減持,市場看空聲音漸起;另一邊是股價在股東減持和看空聲音中一路向北,創(chuàng)歷史新高。

截至7月1日,騰訊市值超阿里港股市值,相當于2.5個A股股王貴州茅臺,更抵得上15個百度。

馬化騰、劉熾平等股東減持是因為不看好嗎?市場又看上騰訊什么?騰訊股價如此漲勢是價值回歸,還是估值泡沫?

越減持股價越漲

作為中國互聯(lián)網界的龍頭之一,騰訊近些年無論在行業(yè)還是在資本市場,都表現(xiàn)得愈發(fā)強勢。原本就不缺話題,6月以來更是聚焦輿論目光。馬化騰、劉熾平先后減持騰訊股票,被市場推上“熱搜”,有關騰訊“估值到頂”的聲音接踵而來。然而,騰訊港股股價卻在一片看空聲中一路向北。

截至7月1日港股收盤,騰訊股價收報498.6港元,市值達到4.76億港元。

今年以來,騰訊股價震蕩上漲,年內漲幅超33%。若從3月算起,其股價則從不到330港元上漲到近500港元,市值凈增了1.56萬億元。按除權后的價格算,已經突破2018年1月29日的高點,達到歷史新高。

而自2004年上市以來,騰訊股價十六年漲幅超740倍,這一漲幅超過了400倍的茅臺、340倍左右恒瑞醫(yī)藥。按7月1日的最新市值4.76萬億港元計算,相當于4.3萬億人民幣,超過阿里巴巴的4.5萬億港元,相當于2.5個貴州茅臺、2.4個工行、4.6個美團、5.8個中石油、6.2個拼多多、15個百度或16個中信證券。

馬化騰、劉熾平減持是看空嗎?

根據(jù)騰訊公司披露,在2020年6月9日-6月12日馬化騰累計賣出騰訊股票964.78萬股,出售均價約444.4港幣,累計套現(xiàn)42.87億港幣,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從8.53%降低為8.42%。今年1月14日至17日期間,馬化騰亦曾連續(xù)4個交易日沽貨,累計涉及500萬股股份,套現(xiàn)近19.96億港元。

與此同時,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在減持股票,今年5月29日及6月1日再度減持騰訊股票,兩個交易日共計減持60萬股,套現(xiàn)約2.472億港元。劉熾平已在今年1月初和4月初,分別減持了50萬股及60萬股騰訊股票,分別套現(xiàn)1.92億港元及2.27億港元。

騰訊兩大股東連連減持套現(xiàn),一度被解讀為“看空”。然而,從屢次創(chuàng)新高的股價看,馬化騰、劉熾平的操作是典型的“一賣就漲”。實際上,馬化騰近十五年約有16筆大幅減持,套現(xiàn)金額超過230億港元,回頭看,歷史上他每次減持都是“踏空”。

因此,筆者并不認同馬化騰、劉熾平的減持是表明“騰訊估值到頂”的觀點。筆者認為,對于像馬化騰、劉熾平這樣擁有足夠大的財富體量的人而言,資產是100億還是200億,遠遠沒有擁有一輛自己喜歡的愛車,心儀的游艇,或者幫助了一個想幫助的人,感謝了一個想感謝的人……更快樂,更有成就感。

如同美國著名投資人查理·芒格早期不斷出售伯克希爾公司股票,用以買豪宅、做慈善、享受生活一樣,這完全無關公司價值判斷,只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xiàn)。

筆者的看法是,馬化騰、劉熾平的減持套現(xiàn),不擇時、不擇價,用錢就賣,與是否看空騰訊無關。

騰訊還是否值得期待?

隨著騰訊股價創(chuàng)新高,有券商不斷提高其目標價,也有券商認為其目前是合理估值。那么,騰訊還值得期待嗎?

近年來,市場普遍擔心騰訊高增長不再,而增長動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由 PC 互聯(lián)網時代轉入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人口紅利已經消耗殆盡,無論微信或手游的用戶增量都已經放緩。

雖然,以游戲為主的增值業(yè)務和廣告業(yè)務的增速可能受政策和宏觀經濟影響,暫時放緩,但騰訊通過大力發(fā)展其他業(yè)務(主要是支付及金融服務、云服務),占收入比已經從基本為零成長為超越廣告收入的舉足輕重地位。

在過去十多年里,收入從僅600萬多元增長到1184億元,年化增長197%,過去五年年化增長甚至超過200%。

支付業(yè)務方面,電商場景下支付寶依然遙遙領先。其他場景,微信已經追平甚至超越了支付寶。2019年,直播、小程序商城和企業(yè)微信、微信社群運營結合,推動多個企業(yè)完成了小程序商業(yè)化的閉環(huán)。

騰訊云服務也是未來增長的法寶。國內云服務領域里,阿里云一家獨大,騰訊云屈居第二,緊緊跟隨。伴隨互聯(lián)網+與各行各業(yè)的全融合,云在數(shù)字時代,猶如電在工業(yè)時代一樣不可或缺。可以預計,阿里騰訊雙雄的云市場規(guī)模及份額,大概率會在競爭中共同壯大。

此外,騰訊的投資業(yè)務也不再是市場理解的非主營收入,它將正式登臺成為騰訊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截至2020年年初,騰訊總計投資企業(yè)超過800家。今年以來騰訊再次加快投資步調,疫情前后的一季度,騰訊投資企業(yè)多達29家,比去年同期多增3家。在其投資的版圖中,京東、美團、拼多多無疑給騰訊帶來豐厚的利潤,此外,還有不少其培育的獨角獸企業(yè)正傳來IPO的好消息。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騰訊雖然已是巨象,但依然有能力展翅騰飛。(記者 吳曉芳)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