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中印兩國的關系比較緊繃,最起碼民間層面是這樣的。
然而有意思的是,社交網絡上卻突然流傳起一則中糧集團將向印度出口5000萬噸的大米,而且是免費提供的謠言。
也有一說是7000萬噸,而非5000萬噸。
謠言內容指,該消息是中糧集團在7月1日當天宣布的。
但有關于這則謠言,無論是中糧集團的官方網站,又或者是中糧集團各個平臺的社交賬號,包括境外網站中文、英文、印地語的新聞媒體都沒有看到有比較權威和準確的消息源。
能夠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野雞論壇上的用戶在發帖,一句話帶過,也沒有更為豐富的內容補充。然后,配圖還是莫迪的最新講話的照片,或是印度媒體的報道截圖。
稍有常識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壓根不是真實的消息。首先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雖然印度國內還有很多民眾沒有達到溫飽線,但確實這個國家就這么做了。
2018年,國際糧農組織公布的數據:
印度的年糧食總產量約為2.8億噸,年出口大米總量接近1200萬噸。
為此,還曾有自媒體撰文嘲諷了一下中國。到處進口糧食,不代表著國內的糧食供應緊張,這有啥好嘲諷的:怎么就沒有人想過,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于糧食的需求也逐漸變得多元化呢?
還是2018年來自國際糧農組織的數據,全球糧食產量約為25.87億噸。其中,中國的糧食產量為6.25億噸,占到全球糧食總產量的24%,位居世界第一。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則顯示,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58億噸。其中,大米產量為10580.53萬噸,同比增長4.08%。
單說大米的話,美國農業部(USDA)粗估,2019年全球大米產量為49839.6百萬噸。
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還預計,中國在2019年的大米產量為14673萬噸,占比29.8%;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大米產國,2019年占比23.4%;此外,孟加拉、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都是重要的大米產國。
更值得一提的是,國際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大米庫存占全球總儲量的近70%。
雖然說,國際糧農組織、國家統計局和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存在一定的出入,但是大致的方向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我們試想一下:
雖然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但是卻向一個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印度免費援助5000萬噸,或是7000萬噸的大米,這個數字占到了中國糧食總產量的10%以上,這是可能的事情嗎?
這則謠言就好比是中國要向沙特出口石油、向澳大利亞出口鐵礦石、向巴西出口大豆、向阿根廷出口牛肉一樣,根本就站不住腳的,結果在微博上,有一批大V作憂國憂民狀,痛斥政府又把人民出賣了。
回頭再看看謠言,中糧集團的全稱名為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和實力雄厚的食品生產商。
中國糧油進出口公司,這又是什么鬼?聽都沒有聽說過。
現在問題的關鍵來了,誰炮制了這個經不起推敲的謠言?目的又是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