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記者走訪河北省衡水市各大商超、菜市場了解到,衡水市豬肉價格連續10天上漲,漲幅約18%,給市民的“菜籃子”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豬肉價格漲聲一片
市民壓力大、攤主賣得少
“昨天市場上的五花肉還是25塊錢一斤呢,今兒咋就漲到26塊了?”當日上午,在主城區勝利東路市場,挎著菜籃子的劉女士在豬肉攤前轉了一圈后忍不住咋舌,“這豬肉一天一個價,怎么漲起來沒完了呢?”劉女士負責家庭采購,她對肉菜價格十分熟悉,“過了三月,豬肉價格一路走低,至五月中下旬時幾乎降到了20一斤,后雖略有上揚,但漲幅并不十分明顯。”不過,從上周起,肉價漲勢迅猛,一斤漲了4元多,漲幅約18%。
豬肉價格持續上漲,讓不少家庭主婦倍感“菜籃子”壓力大的同時,也直接影響到了豬肉銷量。在京衡大街一大型超市一樓某品牌生豬肉柜臺前,記者發現詢價的市民多,但真正購買者卻很少。“10天來,肉價一直在漲,平均一公斤上漲7.2元。肉價貴了,買肉的顧客肯定減少。”一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受此影響,柜臺整體銷量下降。自強街一肉攤老板也坦言,最近生意有點冷清,“往年一天能賣200斤豬肉,現在能賣掉100斤就不錯。”有老板表示收到消息,豬肉進價還要再漲,“更不好賣了。”他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多原因致近期零售價格上揚
記者從多家超市、市場了解到,近期生豬進價上漲,導致零售價格也略上漲。“今天進價比昨天貴了近6毛,反映到零售價上,漲一塊錢很正常。”勝利東路市場的肉攤攤主劉先生解釋道,三、四月份,生豬批發價一路下滑,但5月底后卻止跌反彈,“不過最近一周多確實漲得快了點兒,幾乎每天都有所上漲。”
“今年上半年肉價先跌后漲,可能由多種原因造成。”業內人士分析,從供給方面看,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封閉管理形成大量壓欄超大豬,超大豬集中上市砸盤造成豬價一路下跌,直到5月中旬大豬才逐漸被市場消化。此外,2月份疫情防控導致的仔豬調運和補欄受阻,影響了后期商品豬的供給。而在需求層面來說,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局勢得到根本性扭轉后,各地的工廠企業紛紛復工,帶動豬肉消費需求出現了明顯增長。此外,近期活禽市場關停、疫情影響水產品消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鮮豬肉的消費需求。供求不平衡下,豬肉零售價格自然會出現浮動。
“不過,7月是生豬消費淡季,用肉需求會漸漸減少,生豬出廠價格將趨于穩定。”業內人士預計,后期豬肉價格將趨向穩定或有所回落。(記者朱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