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在績效考核前將考核標準公布
2020-07-08 14:13:39 來源:中國衛生雜志
1
聽新聞

7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發布《關于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首輪三級公立醫院績效“國考”成績張榜。

盡管通報只是對三級公立醫院26個國家監測指標進行了分析,對于各省、各醫療機構的橫向對比和排名并沒有公開,但《通報》的發布依然毫無意外地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首輪“國考”的考核方法科學與否?對于總體評價和排名,各地、各醫療機構怎么看?考核結果,又為下一步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哪些啟示和引領?

為引導公立醫院發展提供了“航標”

國家用同一個指標體系,同一個數據平臺,同一把尺子對全國2398家醫院進行綜合分析,根據不同類別醫院的功能定位、診療對象、專科特點分別進行排名,讓不同類別的醫院都能了解本院在全國同行中的位置和排名,找到差距,體現出了考核的公平、公正。

本次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全國排名,河南的排名整體在中等水平,與我省整體醫療水平基本一致。針對本次考核發現的問題,下一步我們的工作重點是推動醫院內涵建設,在高端人才引進、高技術含量的醫療服務供給、先進科學管理理念上下功夫。同時,加快以能力提升為核心的省醫學中心、省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著力提升三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真正解決區域內老百姓疑難復雜疾病診療問題。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把方向性、全局性、規律性的改革舉措和推動醫院發展的關鍵要素,凝練成為具體指標,為引導公立醫院發展提供了“航標”。從排名前10%的醫院相關指標看,醫療機構提供高技術含量的醫療服務,不斷優化醫師結構,持續提升醫學教育和科技創新能力,是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河南省將以這次考核為契機,把績效考核擴大至二級公立醫院,以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根據公立醫院外部機制、內部環境、群眾需求等變化,完善以質量效益為導向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機制,不斷提升考核針對性和精準度。用指標評比,用數據評價,用業績評判,在全省上下形成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努力實現“三個轉變、三個提高”。

用好績效考核“風向標”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2018年度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指標結果,甘肅省位列前20名,比我們預期的要好一些,在全省各級醫療機構中反響很大。這也說明近幾年甘肅在推進公立醫院管理和醫療質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更加堅定了我們狠抓公立醫院管理和醫療質量,提高醫務人員和患者滿意度的決心。

績效考核工作和考核結果應用,不僅起到了推行醫院精細化管理、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揮棒”作用,也是公立醫院體制改革的“助推劑”,同時極大地調動了公立醫院提升醫療質量和科學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體現了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一是考核指標設計科學。通過關鍵性指標的考核,使公立醫院對今后的發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認識。二是考核程序規范。通過醫院自我分析評估、省級質控考核、國家監測分析三個階段遞進式考核分析,提高了績效考核數據的準確性和可比性。三是考核結果真實可信。此次考核結果和我們平時掌握的情況完全一致,甘肅參加考核的各家醫院也都非常認可。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與北京、上海、浙江等省份之間還存在不小差距。下一步,甘肅將把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作為促進全省公立醫院能力提升的主要抓手,持續用好績效考核這一改革的“風向標”、“指揮棒”,結合“千分制”考核指標,聚焦醫院改革發展的關鍵和本職,科學制定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辦法,進一步落實三級公立醫院診治疑難重癥疾病的功能定位,規范醫院內部管理,有效提升醫療服務整體效率,完善分級診療制度。

“指揮棒”將喚醒更多醫院快速提升

一直以來,業界都希望能有一把尺子,對各類各級公立醫院進行評價和衡量,而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就是這樣一把科學的尺子,能夠量出醫療機構的優勢和短板,幫助他們找到差距、找準方向。

從浙江省的考核結果來看,此次“國考”的考核體系是科學的。這種科學性,首先體現在它符合公立醫院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功能定位;其次,考核的指標體系涵蓋了醫院管理、發展、質量、安全等方方面面,是一次系統全面的考核;此外,考核數據的取得科學規范,大量數據來自于病案首頁,并通過大數據抓取,保證了數據真實。

考核的導向性也是明確的。近年來,關于公立醫院改革發展,我們一直倡導淡化規模,注重內涵建設,此輪績效考核就真正體現了這一導向。

對于浙江省來說,從2016年開始,就運用DRG手段,開展公立醫院質量績效評價,引導醫療機構走內涵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面對今年的考核結果,浙江既倍感鼓舞更充滿壓力。因為,目前的優勢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浙江在抓管理、抓方向、抓考核方面先走了一步。有了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這根指揮棒,必將喚醒一大批高水平的醫療機構更加注重質量安全、運營效率、持續發展和滿意度,必將按照績效考核引導的方向探索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下一步,浙江將按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通過分級診療體系建設,進一步推動各個層級醫療機構明確功能定位。進一步推動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實現上下協同、多學科融合。進一步推動診療模式轉變,壓縮大型醫療機構普通門診,提高三四級手術、日間手術等比例。進一步推動公立醫院質量績效提升,優化費用結構和運行績效,縮短平均住院日和術前等待時間等,切實把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真實的數據比排名更重要

此次績效考核是第一次“國考”,與現有其他排行榜不同的是對三級醫院功能定位、公益性表達、醫療質量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綜合性評價,更加凸顯國家對三級公立醫院的有效引導和內涵要求。

從績效考核監測指標分析報告來看,醫療機構的排名分布屬于正態分布,從統計學的角度驗證了該套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大多數三級公立醫院都處于中間區域,得高分或得低分的都不會過多,這是因為這套考核體系最大的特點是全國性的“國考”,既考慮北京、上海等醫療資源發達城市,同時也考慮欠發達地區、醫療資源尤其是優質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

績效考核從來沒有完美的,只有不斷改進和完善。國家績效考核監測指標體系的建立經歷了艱難探索,應該正向看待,不能用某家醫院的排名來簡單地評判這套考核體系。因為是第一次“國考”,有的醫院不夠重視,在考核中曾出現數據質控問題;有的醫院對于排名“過于執著”,甚至在信息上報時造假。這些都不是對績效考核的正確理解和認知。

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如何讓醫院認識到績效考核的“初衷”,認識到績效考核在醫院管理發展中的作用,認識到為什么要上報最真實的信息,這比排名更加重要。這就需要開展醫院管理者,特別是“一把手”的培訓,避免“漂亮數據”、“表面文章”或“只盯著排名”,真正理解績效考核是在幫助醫院,了解如何利用考核完善自身的辦院理念和方針。

用“三個九”引領高質量發展

《通報》對26個國家監測指標進行了深入分析,對我國三級公立醫院進一步落實醫改任務與現代醫院管理體系建設、提升現代治理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了有力的“指揮棒”作用。

首輪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包含四大維度,細化為14個二級指標、55個三級指標,引導公立醫院關注九大導向,制定九大方略,實現九大目標。導向疑難危急重癥功能定位,制定CMI導向的績效管理方略,實現關注疑難危重癥的目標;導向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制定加強醫療行風建設方略,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目標;導向踐行醫改,制定醫聯體建設方略,實現分級診療目標;導向人才培養,制定教學興院方略,實現培養新時代醫學人才的目標;導向科學研究,制定科研強院方略,實現創新科研成果的目標;導向優化服務流程,制定患者全程管理方略,實現改善就醫服務體驗目標;導向醫療質量與安全,制定標準化病種管理方略,實現提升醫療質量目標;導向醫療運營效率,制定精細化病種運營管理方略,實現提升運營效率目標;導向可持續發展,制定激發個人活力方略,實現提升員工精氣神的目標。

下一步,建議考核體系能夠進一步考慮不同醫院類型、專科設置等方面因素,不斷細化指標體系,加強引領作用,實現更精細化、標準化、科學化的考核。

“國考”推動醫院管理體系重塑

2017年10月,我接過協和醫院院長的重擔,如何推動一所綜合實力國內前列的委屬委管醫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我面對8000余名教職員工的“必答題”。

當時,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管中心在44家委屬委管醫院試點開展綜合績效考核。通過分析考核的100多項定性、定量指標,我院的思路逐漸清晰,并提煉出“以最小的資源消耗,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的核心理念,以及“技術一流、質量一流、服務一流、成本最優”四類重點任務。從委屬委管醫院試點到面向全國的三級醫院績效考核,我們圍繞這些國考指標重塑了管理體系,調整了工作重點,用績效考核推動了管理內涵的提升。

此次績效考核的一個重要導向,是強調三級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屬性及疑難重癥中心的功能定位。“國考”中,我們醫院最大的收獲是整體技術水平快速發展,“低風險組死亡率”拿了滿分,體現疾病疑難程度的CMI值也在引導技術創新中同步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帶來了一批技術過硬的業務骨干的成長和儲備,這為公立醫院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了技術和人才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身處武漢的委屬委管醫院發揮了主力軍作用,為重癥患者救治提供主陣地,及時有效地實施氣管插管、ECMO輔助,甚至雙肺移植,盡最大努力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權益。

從被動迎接檢查到探索長效機制

國家層面出臺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標準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在此次考核指標體系中,定性的指標少,定量的指標多。在醫院管理運行中,不能測量的服務質量往往難以做到持續改進而此次考核主要使用定量標準進行評測,憑實證數據下結論。

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是醫院管理的核心、生命線和永恒主題,此次績效考核充分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體現公益性,抓住了醫院管理的方向和焦點,也抓住了近年來醫院管理和發展存在的短板與不足。

此外,此次考核的方式與工具明顯優化。過去的評審評價動輒到醫院翻箱倒柜,表面上到了一線,但不少做法效果欠佳。此次考核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數據技術,既節省了大量資源成本,也避免了人為因素可能導致的不公平現象,拿到的數據都是貨真價實的證據。

實踐證明,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路徑和方法是科學有效的,并從外部對醫療機構形成了一種推動力,讓醫院有了緊迫感,從被動變為主動。而公平的績效考核工作如能長期堅持,就可以推動醫院從被動迎接突擊檢查轉變為探索形成長效的管理機制。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