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總結提升我省中小學(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和經驗,在省教育研究院開展的中小學(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教學成果征集活動中,339項優秀成果脫穎而出,集中體現出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水平?,F對部分優秀成果進行系列在線展示,推動相互交流學習,幫助各地和學校系統性、創新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南海區是教育部首批“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區”,全區現有234名專職心理教師,有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9所,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1所。本期展示該區三項獲獎成果,分別是: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架起溝通的橋梁——高中新生心理檔案三維應用案例》、佛山市南海區桂華中學《創特色團康,育“三心”學子——桂華中學特色心理團康活動的開展》、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校《父母教養方式視域下提高中職生心理彈性的策略探索》。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架起溝通的橋梁——高中新生心理檔案三維應用案例》成果展示
心理檔案“三維應用”模式依據積極心理學理論致力于全體學生的心理成長,除了關注心理檔案預防心理危機的功能外,更注重心理檔案對師生溝通、學生個人發展指導及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影響。
“三維應用”模式即“聯合篩查分級處理”、“學生個人發展指導”及“班級教育教學指導”,如下圖所示。
心理檔案“三維應用”模式
“聯合篩查分級處理”指使用多個量表聯合測試及分析,針對不同的結果進行分等級處理。
“學生個人發展指導”指對學生本人公開部分測試結果的解答,心理老師注重選取學生個性特征中的優勢項目進行“一對一”講解,肯定學生的優點,針對可開發的潛能項目提出個性化發展指導。
“班級教育教學指導”指形成班級總體測試結果分析報告協助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能力與個性特征等心理特質,為教育教學提供科學指導。
心理檔案“三維應用”模式能有效發揮心理檔案的篩查功能;快速拉近學生與心理老師的距離,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學生樂意主動預約心理老師,心理輔導預約率100% 。心理測試結果的個性化解讀能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與發展自我;100%的班主任肯定心理檔案的重要性及科學性,認為心理檔案能幫助他們清晰了解班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助于因材施教。
學生對測試結果個性化解讀的感悟
佛山市南海區桂華中學《創特色團康,育“三心”學子——桂華中學特色心理團康活動的開展》成果展示
桂華中學作為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一直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2011年,學校提出“靜心+責任心+信心”(簡稱“三心”)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推進“三心”教育,培養學生的積極人格品質,學校把心理團康活動與“三心”教育有機結合,形成了具“桂華”特色的心理團康活動模式。
一、因材施教。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各年級的團康設計有不同的側重點:高一側重“靜心”教育,高二側重“責任心”教育,高三側重“信心”教育。
二、因地制宜。
根據高中課程安排緊密,每次參與團隊心理健康輔導(簡稱“團康”)人數特別多的實際(少則一個班,多則一個年級),在團康設計時會根據參與人數,靈活、科學地選擇和設計游戲,并動員科任老師、年級長等作為小導師參與其中。同時,購買豐富的團康道具,提升學生參與熱情。
三、因勢而謀。
每個學期把全校的心理團康活動安排列在德育行事歷里,保證心理團康活動能常規化開展。經過近10年的探索和實踐,已開發出一系列主題化的心理團康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心理團康活動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校園活動之一。在問卷調查和訪談中發現,心理團康活動確實幫助了學生培養“三心”,“寬容”“社會智商”“感恩”“合作”“樂觀”等積極人格品質都得到了提升。
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陡改附甜B方式視域下提高中職生心理彈性的策略探索》成果展示
中職教育階段是學生轉變角色和社會化學習的轉折期,同時也是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劇變期,他們不僅經歷由初中升入職業中學的轉變,還要經歷學生身份向勞動者的轉變。加之社會不斷發展的要求,中職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對困境的適應和壓力問題的應對直接影響著他們身心健康的良好發展,也是他們心理彈性水平的直接體現。如何幫助他們順利應對逆境是重要的教育課題。而家庭是除學校外中職生的主要活動場所,父母在家庭中的教養角色對子女心理彈性的發展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與父母之間的互動,包括身體和精神上的相互作用,即父母教養方式。
為此,本研究梳理并分析了心理彈性與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研究。在研究結果的基礎上,從父母教養方式視域下,提出更適切中職生父母提高子女心理彈性的具體建議:在教養過程中,中職生父母應用多元智能的視角看待子女的能力,理解和尊重子女的發展特點,賦予子女一定的自由,及時鼓勵和支持子女應對問題,做子女溫馨的港灣,提供長足的情感溫暖,滿足子女安全、歸屬、自尊和愛等心理需求,從而使心理彈性要求的問題解決能力、自我效能感、共情能力等自然地生長出來,提高子女的心理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