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下剛出生10天的小女兒,無暇照顧還在月子里的妻子,7月24日,29歲的河南省羅山縣鄉村醫生楊磊獨自在省會鄭州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為的是挽救一名從未相識的3歲幼童的生命。他也成為河南省第882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楊磊是一位“奶爸”。7月14日,楊磊接到羅山縣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他將于7月20日到鄭州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做提前準備。
“接到電話的當天,正是小女兒出生的日子。剛生產完的妻子,剛出生的女兒都需要我來照顧。”剛接到電話通知,楊磊也有些為難,但是同在醫院工作的妻子卻支持他去鄭州。
“妻子和我爸媽商量,坐月子讓我媽來照顧,但救助遠方的小患者只能是我,一家人最后決定,我一個人來鄭州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楊磊說,此次他能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離不開家人的支持。
楊磊與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緣分起于去年5月份。當時楊磊所在的單位舉辦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招募活動,熱心的楊磊隨即加入中華骨髓庫,幸運的是,今年1月份他就接到與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
得知自己與患者配型成功,楊磊爽快地答應捐獻。“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從始至終我都覺得這是應該做的。”楊磊說,盡自己的一份力,挽救一個生命,一個家庭,他覺得很光榮。
在鄭州打動員劑、等待捐獻期間,楊磊時刻牽掛著妻子和孩子,每天都通過視頻和她們聯系,囑咐妻子照顧好自己,也看看剛出生的女兒。
24日,楊磊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安排在河南省人民醫院進行。在采集進行中,楊磊還通過手機和遠在家鄉的妻子視頻,告訴妻子自己的感受,讓妻子安心。
得知自己捐獻的造血干細胞是用于救助一位只有3歲的幼童,楊磊也很心疼。“我自己也有孩子,也是做父母的,特別理解那個小孩父母的心情,都見不得孩子受苦。我希望通過自己的捐獻,小患者能能夠盡快恢復,健康快樂成長。”(記者 韓章云 通訊員 文梅英)